跟随作者去旅游——读《海底两万里》有感

      哈哈,读这本书完全是一种偶然,因为这类书完会不是我喜欢读的那种。不过,读后还是觉得挺有意思的。我觉得自己就像是跟随作者去海洋里旅游了一圈,这种小小的收获全当是开卷有益吧!

      完全是一个旁观者的心态,初生牛犊不怕虎。本来书中有好几次都是写到他们在行进过程中遇到了海怪,并与海怪抗争的艰难过程。比如与体重2000多吨的独角鲸抗争,与几万吨的章鱼搏斗。本来这些场面是非常让人胆战心惊的。然而,由于我不懂海洋世界里的一些知识,加之我觉得与那些怪物搏斗的四人中,他们每个人都具有各自超凡的能力,所以跟随他们经历这些事时,总想着他们定能战胜,攻克难关,所以便像一个旁观者一样,仅仅是凑一下热闹,一点也不害怕。呵呵,我觉得用“初生牛犊不怕虎”来比喻自己的心境刚刚好。

      从中体会到“水火无情”的真正含义。对于一个完全不懂水性,掉到小河里都有可能会被淹死的读者来说,跟随作者去感受大海的猛烈,真是意义非凡。于是,对“水”无情的理解有了更深的感受。呵呵,我是一个天生喜欢大海的人,总是那么喜欢大海的平静、广阔无垠,喜欢它湛蓝的颜色,更喜欢它与天空融为一体的壮美。然而,当看了书中所写到的惊涛骇浪,写到深水区庞然大物的海怪和火山喷发,以及大旋涡和礁石,我觉得自己的心已不再像之前那么平静了,因为从书中我看到了海洋除平静之外凶猛的一面。读的过程中我不禁在想:一个不掌握足够的海洋知识,不懂得水性的人怎么在海洋上生活呀!更不要谈什么探险了。然而,对于由于某种机缘巧合凑在一起的“探险队”四人中,由于他们中有掌握充分知识的博物馆学者,有掌握海洋航行技巧的艇长,有懂得海洋动植物分类的学者仆人,也有力大无比的捕鲸手,关键是还有超世界一流的海洋航行装备,所以他们在行进的过程中总是显得那么得心应手,在海怪、礁石、冰山、旋涡面前总是能做到迎韧而解,从而才有了海底两万里的探险历程。

      这三人是不幸的,也是幸运的。呵呵,说起此书以种方式去探险还是显得很独特的。平时我们看到的探险多是以事先组合好的探险队进行的,而书中所写的探险队却不一样。他们三人有幸看到那么多海底的秘密,能看到那么精彩的海底世界,完全是建立在一种不幸的基础上。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他们三个人是在因事故落入海中逃生过程中,因爬上了一艘潜行的舰艇才得以幸存的。有意思的是,上了舰艇后,在经历一段时间的囚禁生活后,他们有幸得到那艘舰艇艇长的认可(得益于这位艇长读过《海底两万里》,所以他便知道这位学者便是写这本书的人),才有了后来海底两万里经历六个月的精彩探险。否则,海洋深处的这些秘密是不为人知的,特别是书中写到的他们所抵达的南极,之前更是无人到此考证过,据说这位艇长是第一位到达南极的人。当然了,作者一行三人也有幸跟随艇长去到了那里,饱览了那里的海燕、企鹅和各种熊。

      行至海底两万里是怎么做到的?贯穿本书始终的一个有意思的事是:既然能看到这么精彩的海底世界,可他们三人一直都在找机会想逃到陆地上生活,特别是捕鲸手想逃的愿望是那么的迫切。然而,用艇长的话说就是,你们上了“贼船”,知道了不为人知的那么多秘密,你就不可能那么轻易的离开。原来,艇长好心收留他们后,认为他们三个跟随这艘舰艇知道了太多不为人知的东西,比如,之前一直被美国认为是独角鲸的海怪,竟然是一艘长时间潜在水里的舰艇,这艘舰艇可潜水到海面下3000多米的深度行进,并且一天只需浮至水面换一次空气,关键是舰艇的装备不但能抵御巨大海怪的袭击,而且室内装备也非常齐全,可供人在上面长期生存,完全具备了一个城市生活中所需的装备,可以在上面做美食、读书、奏乐,就连舰艇上用的电能和所有做饭用的食材都是他们自己从海洋中获取的。在此整个行进过程中,由于他们三人一直都是处于一种半囚禁的生活状态,所以看到的的也只是海洋中的一部分。然而,由于博物馆学者(作者)学识丰硕,心态良好,所以他觉得能以这样的机会跟随艇长去探寻海洋的奇珍异宝,也是死无后憾的事,所以他一直没有向艇长摊牌,提出要回到陆地的想法,直到行至两万里后亲眼目睹了一次大屠杀后,他才做出了逃跑的计划。

      最后,我想说的是,如果你是一名海洋知识的学者,或是一个喜欢探险的人,请拾起这本书吧!书中有许多海洋知识,定会让你饱览无尽,获益匪浅。

……——……——……——……——

(阅读后,如果你也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