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从平山带回周弘老师的《赏识宇宙观》,爱之入蜜。习惯性地将头埋进书页,用力吮吸那油墨的芳香,竟然淡地闻不到。失望之余,用手摩挲光滑厚实的纸张,爱惜得不忍释手,真怕自己的不小心污到它。“包书皮儿”,这个念头一冒出来,连我自己都吓了一跳。现在人生活节奏快,网购一本,三五天就可以看完,谁会费劲去包个书皮儿呢?
我与书皮儿的渊源来自我爱看书,记得上学后,最盼的还是发新书。静静的教室里,老师笑呵呵地把书搬来,一本一本分发到我们面前。屋子上空溢满了油墨味道,还有我们欢快的笑声。我兴奋地读着略带书香的文字,感受知识的深邃美好。平时看书,我也没有挑“书”的习惯,总是见到就照单全收。从《法医故事》《家庭用药常识》《爱迪生》,到连环画《货郎与小姐》,我都看得津津有味。渐渐地,喜欢了给书们“包书皮儿”
第一次包书皮儿,离不开父亲的言传身教。当我丢下清脆悠扬的铃声,迫不及待地浸着墨香奔回家时,父亲早已在他的大圈椅上等候了。他拿出几张我们平时写字都特别珍惜的16开白纸,对折,在新书边缘量出上下边线,剪出开口;展开时沿中间线平放书本,给上下封皮三面包边。看到父亲郑重其事地在封皮上一笔一划地写下我的名字,我的眼睛亮了:洁白的书皮,潇洒的字体,真美!看着看着,似乎看到一个娉婷少女,正从书中走来,含羞似怯,笑靥如花……
我也乐此不疲地做着包书皮儿的事业。喜欢书,爱上书皮儿,曾经的我,不止一次地为书们量体裁衣,把自己培养成包书皮儿的行家里手。
在书皮儿的选材上,我最喜欢的还是牛皮纸。它不仅耐磨干净,样式上也简洁复古。在我收藏的书籍中,大多是这样的书皮儿。直到现在,我对牛皮纸还是情有独钟的。书写用的白纸包书太脆了,稍有磨蹭就会裂口;也不耐脏。废旧报纸到是耐用,倘若遇上湿潮,油墨就蹭到手上。包书皮儿的乐趣,在于花样地翻新,若将书的四个外角上翻,折出一个漂亮的三角兜兜,放块橡皮,那是多少同学艳羡的创举呀!封皮分层,参差错落,放一支铅笔或者直尺,捎带些铅笔盒的功用,也是美爆眼球的。
当年童趣,在书皮儿的世界里丰富而浪漫。随着人们生活的富裕,书皮儿的种类和颜色也越来越多了。从最初的白报纸、挂历,墙上年画、奖状,到现在市面上随处可见的塑料书套、自粘书皮,样式新颖,优点分明。书套上印有各种流行的卡通人物和图案,深受孩子们喜爱。把书放进去,可以直观地看到课本名称。书套操作起来简便,就是刚上一年级的小学生也能轻松完成。自粘书皮是最近几年比较流行的,尺寸也是由厂家裁好的,包书时先选好尺寸,再将底胶撕除,同时将书皮粘到书本封面。这种包书皮儿的方法看似简单,操作起来还需耐心。如果你是操作高手,将书皮抚平压实不皱起,让人看不出课本是用一层薄膜包过的,那你就可以申请参加世界吉尼斯了。较为时尚的书皮是帆布或者特色的棉布,这种工艺需要剪刀与丝带的配合,包装出来的效果一定是超文艺的,高端大气。我喜欢用牛仔布料包装,样子好看,可惜不实用,只能收藏了。
小天地,大世界。透过小小书皮儿的变迁,我看到了时代的进步,人们生活的大变化。那个幼小的我如今也步入人生的不惑,四十多年岁月流转,往事历历,让人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包书皮儿,也能“包”出改革开放的累累硕果,“包”出中国人心中的大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