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日语」142篇,喧嚣过后回归了宁静

早上得到听音频节目,吴伯凡老师在讲解长期主义。

一、长期主义者

最近也观察一些社群,看哪些人是长期主义者。

个人感觉判断很简单,任何事情不管大小,就是是否能够一直做下去。

诸如社群写作,诸如定投,诸如健身,一旦发现起初人很多,但时间长了身边的人越来越少,社群热度有之前的沸沸扬扬,到沉寂。

二、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这时候,如果还有那么一些人一直在做,就会发现,真正的践行者,真正的长期者露出了水面。

有个奇怪的现象就是,这些人身上标签极其相似,混大的,得到的,007不写就出局的,樊登读书会的等等。

之前参加李笑来老师践行群,自己也发现推介宣传力度不够,但是至少自己去做了,通过一些不经意间透露出来的排名,看到了真正的践行者真的很少。

三、切身体会、感触颇深

以自己写作为例,日更已近两年,由之前就是想向别人吹个牛,说自己日更写作多少天,写了多少篇,到写道现在,不经意间喜欢上了写作,并且,把它内化成了身体的一部分,记录真实的的自己心路历程。

但凡每天不写做,不日更,就发现丢了些什么?至于素材,也不怎么刻意取搜集,但凡对自己成长有益的知识点,进行输入,思考后输出即可。

四、最近又开始了骑行

长期主义者都非常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他们会经常进行锻炼,会勤于思考(大脑锻炼),都有着几乎相同的工作习惯、生活习惯,很奇怪的是,很多人居然有社交恐惧症,也是有意思。

人生的所有的精彩和意义,都是来源于不经意间的积累。

现在特别喜欢给学生们讲质能方程,之前没有那么深的理解,能量源自大量的质量的积累,以及加速度,从而就会爆发。

金钱的时间价值确实很大,但是前提得能够拿住,且,长期持有,并且当时选择的方向是对的。人生一切都是选择。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