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4【学习】关于跨学科交流的一点思考

最近我们校区举办了一个小会议,有一些国内院校的同学过来发表研究成果。而今天我们研究室也举办了一个特别组会,国内来的两个同学也会参加。

国内的两个同学专攻是生物信息,我们这边专攻是算法,不过我们这些算法的应用场景也是生物方法,比如蛋白质预测和基因注释。通过这次交流让我感受到了跨学科交流的必要性。

比如我的研究是关于蛋白质功能预测,我把数据集里的蛋白质功能(即标签)分为6层,每一层用一个多层感知机作为分类器进行多标签分类。

因为我主要是搞设计神经网络的模型,其实对于蛋白质之类的生物知识了解得并不深入。在我做完presentation后,国内的一个博士和我说其实第一层和第二层在生物意义上并没有多大价值,即对于预测来说可能并没有什么贡献,可以只保留第三层到第六层看一下预测效果。

如果你没有看懂上面的东西,没关系,因为重点并不是理解研究内容,而是因为他的一番话让我有点感触。其实看待一个问题有很多角度,即从不同学科考虑,针对一个问题又会有不同的观点和启发。因为这位博士是生物学方面的博士,所以对于这些数据的生物学意义比我熟悉,他从自己专业的角度给出的意见确实是值得思考的。而这个意见作为一个以网络模型为研究中心的学生来说,是不可能想到的。所以说,跨学科的交流对于启发新方法是很有帮助的。这让我想到了OIST(冲绳科学技术大学院大学),在这样一所倡导交叉学科的大学,跨学科的交流一定会对科研产生积极的影响。

当然,我们很多人并不需要在科研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但跨学科交流的思想对我们依然有指导意义。比如生活中多和其他专业的同学、社会人、专家进行交流,了解其他行业的知识和趋势,对于我们的成长都是有积极意义的。只活在自己的专业里,只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感兴趣,这种狭隘的选择会逐渐缩小我们的视野,成为信息时代的“盲人”。

一句话总结,以一个开放的心态多和不同行业的人交流,增长见识。

祝秋安

赤乐
2017年11月16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导语: 每年的岁末年初,《自然》杂志旗下子刊《自然·方法》(Nature Methods)都会盘点当年的年度科学技...
    知识分子阅读 4,179评论 0 3
  • 我对天空说 你的深邃苍茫 是我终日仰望的高处 我对大地说 你的广袤无垠 是我踏之不遍的长度 我对大海说 你的幽暗无...
    明_熙阅读 2,662评论 12 26
  • 二十多岁,正是青春年华,是追求艺术人生,或是规规矩矩安稳一生呢 二者不能说谁对谁错? 一则选择前半生无悔,后半生随...
    陈半粒阅读 1,456评论 0 1
  •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今天一个好姐妹希望我能过的更好,快乐很多一些,于是她对我以前的一些困惑给了善意的提醒...
    然晓雨阅读 3,311评论 0 0
  • reference course at datacamp 读取csv文件到dataframe中 对datafram...
    FengBli阅读 3,607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