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智行动的艺术》读后

基本原理

1. 所谓的“打破思维误区”,是指拿数据说话、多角度看问题、清楚自己的感受不一定是其他人的感受、不需要的事物就抛弃它。

2. 之所以拿数据说话,是因为很多人容易受感性鲜活的事物影响,忽略冷冰冰的数据,最终做不到理性决策。(如果想套路别人,那就拿感性鲜活的“人物”感动ta)

3. 之所以多角度看问题,是因为人们掌握了什么思维,就永远拿这种思维看待问题,对其他角度的客观事实“睁眼瞎”。

4. 之所以要清楚自己的感受不一定是其他人的感受,是因为绝大部分人或多或少都会拿自己的感受衡量全世界的感受。你觉得甜别人不一定觉得甜;你觉得好看别人不一定觉得好看;你觉得这么做很对别人不一定这么认为。

5. 之所以不需要的事物就抛弃它,是因为事物价值的衡量标准是你需不需要它,而不是你付出了多少。如果不需要,付出再多也抛弃它。

其他领域

1. 拿数据说话可以用来判断结论是否为事实,还可以用在记录上(生活记录、成长记录)

2. 多角度除了看问题,还可以看世间万物。做任何事情换种方式都会有截然不同的信息输入,比如换种思维读书、换条路线回家。多角度提醒我们的是拥抱变化,关注增量。

3. 创业的时候,自己认为有这个需求没被满足,市场不一定真的有这个需求存在。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