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本书的共读以来,在不断接收新理念、新方法的过程中,我直面了个人教学方式的落后。首先,就在于“生本”理念的不足。教学中,我们关爱学生是作为职业道德的必备要求,而打造真正的生本课堂,我似乎还流于表面。在备课过程中,我最先考虑的往往是知识目标和重难点、教学过程如何设计得巧妙、教学课件怎么丰富精彩,而不是学生的实际需要和能力的培养,为教学而教学,课堂上总希望按照预设流程顺利进行,以会大声回答的学生为评价对象认为全班都学会了。尤其作为小学英语教师,面对四个班级,200多名学生,每班一周两节课的限制,总担心教不完,教得很累。书中提到的问题我好像都占了,如何改变?
“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的教育是生本教育最核心实质的理念。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从“调动学生的思考力”出发,相信学生能学,利用好课堂生成性的教材,这些都是我从书中获得的启发。王博士的心法“少才是多,无才能有,慢才会快”,也给了我很多思考。今后的课堂中,我该学着慢慢放下“执念”,给予学生信任,把重点放在设计有效的活动上,多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更重要的是实践如何在信息化背景下,用好实时反馈的数据,抓住契机,刺激深度思考,加深学习深度。在共读的第二模块,王博士和陈蕾老师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拓展了我的思路。
一、做减法——课件的精简
上周,学校的共读小组群中就课件制作该不该耗时费力展开了一番讨论。我认为,对中低学段学生来说,有趣的东西、丰富的形式确实是有刺激作用的,让一些枯燥、基础知识学起来愉快一些,我觉得还是值得投入时间的。美化课件的过程有时也是调整教学思路的过程。 “美”与“精”其实并无冲突。备课时,为了追求“美”,我会查阅网络资源,搬来一些新颖的图片、影像激发学习兴趣,但有时候为了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无法取舍,内容多到上不完,这时候就需要做减法。“精”让重难点更突出,为课堂的学生思考提供充分的时间,对“精华”内容深度学习。减少一些预设,让学习内容来源于生,多一些对课堂学生生成性内容的探讨。
二、做乘法——小组合作与教学视频的使用
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在我的课堂应用的很少,但在书中提到的合作学习的优势让我跃跃欲试。作为社会人,学会协作、交流、思辨,这才是学生一生受用的能力。书中介绍的翻转课堂、电子书包的5R核心要素、视频和语音微课的使用、课堂教学视频的标记、码书码卷的应用都让我觉得很妙,原来已经有这些好技术来支持教学,模糊了课内、课外的界限,让学习成为学生日常习惯,也帮助我们教师反思教学、调整教学,让学与教的效率都成倍提高。今后的实践中,我还需要通过刻意练习和使用,让技术自然融合于教学之中。
三、做加法——数据的充分利用
相比传统教学模式,数字时代让我们的教学更“智慧”的关键就体现在数据的采集与分析上,数据让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行为可视化。对教师而言,采用数据驱动的精准教学模式,对课堂进行分析,透视隐藏在数据背后的教学特征,能帮助教师对自身教学行为进行有效反思,提升专业发展能力。课堂上使用IRS反馈器进行的活动——抢答、选择、投票、随机挑人、二次作答等,让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并保持专注,让教师能实时了解学生学情,再通过系统的数据呈现,进行有效的教学安排。王博士认为:“课堂上学生所反馈给老师的任何数据,都是真实的,是在当下时刻所反应出来的情形。”这些数据不仅在当下有效,课后我们进行反思仍可以再次使用,为更加深入分析这些数据背后的知识缺漏、认知冲突、思维习惯等提供科学依据。之前观摩校内示范课并阅读一些老师的教学案例时,我也思考:这样的活动设计和这些数据是否有效,我能否够透过这些数据发现问题,如何运用实时数据快速调整教学?这样的数据素养我是缺乏的,仍需在教学中多学、多用、多想,不断提升。
以上是我近来共读本书感受较多的几点,由于缺少实践操作和经验积累,我没有针对性的分析和反思。学而知不足,我将继续边读边学,努力抛开传统课堂模式弊端,感知时代的要求,体验技术的优势,逐渐形成更加“智慧”的课堂形态,正如王博士在书中提到的:“唯有彻底转变课堂形态,才能让每一名学生对于学习负起自己应有的责任,教育质量才能真正提升。”
We are on the w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