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很意外地收到了一位读者的邮件,说意外是因为这个邮箱虽然被我藏在菜单栏里,但感觉应该没什么人发现,所以看到这封邮件的时候可把我感动坏了,我终于也是一个有粉丝来信的人了!
邮件大意是她的创业就业指导老师布置了一项采访任务,所以想采访我一下我。虽然我不觉得自己有什么好采访的,不过回想起来,写公众号这一年,也算不太正式地接受了两次采访。
一次是朋友的采访,主要是面向高三学生的一些问题。另一次是学妹的毛概调研作业,关于知识付费的访谈。所以,学弟学妹们,有作业,找荔枝!(开个玩笑,开个玩笑…)
关于毕业后的选择,未来的就业方向,以及如何克服孤独和坚持,应该是很多人在大学期间都会遇到的问题。所以我结合自身情况,也趁机回忆了一下那些迷茫的时刻和最后的选择。今天想把回复的内容也分享给你们,欢迎交流不同的观点和分享你的故事~
1大三的时候会不会在工作,考研或是出国几个选择中纠结,最后又是什么让你下定决心工作?
大三的时候对于未来的选择当然也会有纠结的时候啦,摆在面前的无非就是这几条路:考研,考公务员或者找工作。
关于考研,大二的时候我曾经想过考翻译硕士的研究生,因为觉得自己的英语水平还不精怕以后没有竞争力,不过后来深入了解了一下才觉得这其实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因为其实英语主要还是一门拿来使用的工具,如果继续读英语专业的研究生,以后就业可能也会更偏向于相关的英语翻译或教育方面,而这并不是我以后想从事的领域。
如果是想提高自己的竞争力的话,跨专业读研可能会是更好的选择,英语好的人很多,懂法律懂会计等等的人也很多,而英语和法律都懂的人才,就相对比较稀缺了。也就是说,我个人觉得英语专业的学生,如果想读研的话,跨专业会好一点。
所以为什么我没有选择读研呢,一是跨专业考研确实比本专业考研难度更大,二主要还是因为我这个人对学术研究确实没什么热情,也不清楚自己到底想学其他什么专业,所以就不想只是为了混多一个文凭就随大流地考研;三是我觉得读研的两三年时间对一个人的影响挺大的,如果志不在此的话,还不如早点走出学校的舒适圈,去体验“社会”这所大学。
至于考公务员也是我从来没有考虑过的,所以最后就决定毕业后直接工作啦。
2对英语专业学生在就业方向方面有没有好的建议或想法呢?
关于这个问题,我觉得其实跟专业没有关系,就一句话---做你喜欢的。
我现在做的工作是互联网公司的运营岗,就跟我的专业完全没有关系。虽然很多人都会问我,为什么不选跟本专业相关的工作,要不就是这样的话你的专业不就浪费了吗?说实话,每次我都很想翻一个大白眼。
我觉得工作和自己的专业不一定非得一致才行啊,因为我对跟英语方面直接相关的工作并不感兴趣,所以通过实习和自己的学习了解就选择了其他喜欢的领域。
其次,选择其他工作也不意味着我的专业就浪费了。虽然目前在工作上可能还用不上,不过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英语能力永远都不怕派不上用场。再说了,我还可以看看英语原著和美剧啊,怎么就浪费了!
所以呢,我觉得找工作的时候一定不要被自己的专业限制住,不要因为说我是英语专业的,就只能找英语方面相关的工作。去实习,去多体验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工作,然后选择你自己喜欢的。
3在不断学习充实自己的过程中,有时会感觉很孤独很累。会不会有感觉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又是怎样度过的呢?
关于这个问题,我想说这个世界没有人能百分之百支持你赞同你,在自我成长的过程中肯定会有不被理解的时候,肯定会有觉得很孤独很累的时候。就像我在大二下学期开始决定改变自己的时候,就经常一个人泡图书馆一个人去吃饭,如果不能得到别人的理解,那就做好自己就好啦。在你积极改变的过程中,每天是充实的,心是安稳的,这种感觉是谁都夺不走的。
人生来就是孤独的,所以有时也要学着与孤独共处。我还蛮享受一个人的时间,独处是我最自由最放松的时候。感觉坚持不下去的时候也有,会整个人很丧什么都不想干,这时候我就会刷刷微博上关注的那些博主们,那些美好的女孩子总能给我力量;或是试着翻翻书,能让我的心不那么浮躁。
总之,就是行动起来,去看看其他努力生活着的人儿~
4马上就面临毕业了,如果让你送给学弟学妹一句话,会说什么呢?
送给所有的小学弟学妹们一段我很喜欢的话吧~
“我从来不相信什么懒洋洋的自由,我向往的自由是通过勤奋和努力实现的更广阔的人生,那样的自由才是珍贵的、有价值的。做一个自由又自律的人,靠势必实现的决心认真地活着。‘’ ----山本耀司
最后,关于选择,我想引用朱光潜先生在《给青年的十二封信》里的一段话——
“生命途程上的歧路尽管千差万别,而实际上只有一条路可走,有所取必有所舍,这是自然的道理。世间有许多人站在歧路上只徘徊顾虑,既不肯有所舍,便不能有所取。世间也有许多人既走上这一条路,又念念不忘那一条路,结果也不免差误时光。”
你看,其实道理也很简单。
选定一条路,然后坚定不移地往下走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