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不优秀的95后反思
————D.Y
我是一个97后,读过的书不多,走过的路不多,见识的人也不多 ,但有时候,想法却不少。就比如今天,我坐在电脑前,第一次在《简书》写下文章,并且我自己也不知道,我能写多久,能写出什么来,我的目的很单纯,想给自己,或者能看到这篇文章的人交换与分享真实的感受。
我们从小就开始读书,大人告诉我们,读书才能有出息,小时候的我们什么都不懂,听从家长的谆谆教诲,可长大后我发现,除了九年义务教育和大学专业,对我的影响好像并不大。不难发现一个现象,身边的朋友们,80%最出彩的时光 在初中,最快乐的时光在大学。现在让我记忆犹新的,不是高中一道道难解的数学题,也不是小学一起做的课间操,而是我最懵懂的初中,和最自在的大学,这两段时光好或不好,都会在今后的梦境中,时而飘过,时而似曾相识。
刚毕业的我,已经在一家财务公司实习了将近8个月,我大学的专业是会计。就像很多大学生的生活一样,自由,懒散,时而逃课,时而打打游戏,也时而一个人泡在图书馆看一整天自己喜欢的书,不挂科,却也没学到太多真本领。实习的这8个月,我做的是外勤,就是报税,处理众多公司的工商,税务问题,走了很多以前没见过也没听过的流程,做了很多以前没接触过的事,也说了不少人模狗样的鬼话。工作的辛苦程度分时间,报税期一般可以忙到焦头烂额,闲下来的时候到也可以和办公室的姐们儿聊聊八卦,感叹一下林志玲终于和日本人结婚了。
一开始,我一个刚走出学校大门的实习生,我告诉自己,工资多少并不重要,我也不是那种不能吃苦的人,我是来学本领,磨练自己的,我没什么可怕的,再说以我的性格,觉得没什么工作上难的事情是搞不定的。为人积极活泼,爱说爱笑,没什么事沟通不了的吧。我就抱着这样的心态,工作了半年多,前三个月,我基本上每天都会提前到公司,打开电脑,就算我什么也不做 ,我也会觉得这新的一天有盼头;后来会的事情越来越多,手里接到的客户也越来越多,每天的事情也越来越多,后来我发现,经常会出现大大小小奇葩的问题,是我的过失也好,是别人的过失也罢,都得我来擦屁股,时常别人犯一些低级的错误,让我白跑一趟,真的很让我怀疑那些有资历的人的业务能力。愤愤不平的想,为什么你自己的不专业,要让我来买单,我是来学东西的,不是来听你使唤的。这些都认了,想想自己什么都不会,多做点也是应该的,没什么好抱怨的。我每天都各种事情要做,办公室的人脾气还不好,整天大呼小叫,一点点错误,哔哔半天,嗓门大的震破耳膜,质疑的语气让人无法反驳,强硬的态度让我低下脑袋。忍了忍了,这些都忍了,谁叫咱技不如人,会的不多呢,学习吧,告诉自己说啥都会了,才能扬眉吐气。
都说人都是会变的,生活会让人变得现实。这话一点没错,我觉得我就是了,最开始最不关注的薪资问题,现在成了我最反感的问题。在上海这个一线城市,实习工资是2000+提成。我工作了8个月,做了所有能拿提成的事情,忙的时候,一个人在公司加班加到10.没有地铁回家,就这样我的工资都没超过过3000。我也更无法想象这些日子我是怎么过来的,虽然也过得挺开心,没怎么为钱发愁,也没有什么想跳槽的想法。知道学校毕业答辩那天,我听着有些同学云里雾里说着自己的薪资,却做着简单的工作,说实话,那一刻,我内心闪过一丝不甘,我安慰自己,我学到的东西比她们多。但我骗不了我自己,我确实在做着事情多,工资低的工作,对于工作8个月的我来说,同类型的事务我都会处理了,或许现在就是熟练和少见的问题,可同类型的其他公司待遇却更高。我开始乘着空余时间疯狂的投简历,面试。当然,这些都只有我自己知道。有些公司确实待遇不错,也不用做这么多事,空闲的时间会比之前多很多。我开始犹豫,纠结,我一个不优秀的95后,到底是选择一份工资高活少的工作,还是选择一个工资低活多却能够挑战自己的工作。这两个想法就像恶魔一样,在我心里打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