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细胞培养中影响其碱性峰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CHO细胞培养碱性强弱的因素有5个,分别是氮原子的杂化方式、诱导效应、共轭效应、空间效应、氢键效应。

1、氮原子的杂化方式

    氮原子杂化程度的升高,碱性增强,,即sp3>sp2>sp。

    如四氢异喹啉(pKa9.5)为sp3杂化;吡啶(pKa5。17)和异喹啉(pKa5。4)均为sp2杂化;氰基呈中性,因其为sp杂化,季铵碱的碱性强(pKa11。5以上)则是因羟基以负离子形式存在,类似无机碱。

2、诱导效应

    生物碱分子中的氮原子上的电子云密度可受氮原子附近供电基(如烷基)或/和吸电基(如各类含氧基团、芳环、双键)诱导效应的影响。

    供电诱导使氮原子上电子云密度增加,碱性增强‘’吸电诱导使氮原子上电子云密度减小,碱性降低。

    如麻黄碱的碱性强于去甲麻黄碱,即是由于麻黄碱氮原子上的甲基供电诱导的结果,而二者的碱性弱于苯异丙胺,则因前二者氨基碳原子的邻位碳上羟基吸电诱导的结果。

3、共轭效应

    ①苯胺型:氮原子上的孤电子对与苯环π-电子形成p-π共轭体系后碱性减弱。如毒扁豆碱的两个氮原子碱性的差别系由共轭效应引起。

    ②酰胺型:酰胺中的氮原子与羰基形成p-π共轭效应,使其碱性极弱。如胡椒碱秋水仙碱、咖啡因。

    ③胍类:胍接受质子后形成季铵离子,呈更强的p-π共轭,体系具有高度共振稳定性,而显强碱性。

4、空间效应

    氮原子由于附近取代基的空间立体障碍或分子构象因素,而使质子难于接近氮原子,碱性减弱。如东莨菪碱、利血平等。

5、氢键效应

    当生物碱成盐后,氮原子附近如有羟基、羰基,并处于有利于形成稳定的共轭酸分子内氢键时,氮上的质子不易离去,则碱性强。如10-羟基可待因。

    一般来说,空间效应与诱导效应共存,空间效应居主导地位;共轭效应与诱导效应共存,共轭效应居主导地位。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第一章 分子基础 阐述共价键的 2 种方法: 价键理论 内容形成共价键的两个电子须自旋相反;共价键有饱和性共价键有...
    Ksashi阅读 20,998评论 0 51
  • 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参与合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种,可作为原料在核糖体工厂通过肽键连接形成多肽链,都有密...
    官敏慧阅读 5,834评论 0 7
  • 官方发布:2018执业药师合格标准!附 星恒医学考试网 10小时前 自从2018年执业药师资格考试成绩公布以来,很...
    惠朋武者阅读 1,029评论 0 0
  • 第一章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第 一 节 蛋 白 质 的 分 子 组 成 一、组成蛋白质的元素 1、主要有C、H、O、...
    Guangchao阅读 3,535评论 2 7
  • 一、引言 (一)脂质的定义 脂质大多数其化学本质是脂肪酸和醇所形成的酶类及其衍生物。参与脂质组成的脂肪酸多是4碳以...
    墨羽濛雪阅读 7,35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