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完了《挪威的森林》,心情总是很容易地进入低谷,始终被书中的那种压抑的气氛笼罩着。主人公渡边也好,直子也好,绿子也好,还有木月,直子的姐姐,玲子等等,都让我隐约有种找到共鸣的地方。我无法像有书共读的那些拆书作者一样条理清晰地说出个子丑寅卯来,只是心情很沉重,莫名的由他们想到了自己身上。
先从渡边说起吧。渡边是一个独来独往的家伙,朋友很少,在他心中,甚至只有木月是他的朋友(与其说是要好,不如说是我绝无仅有的朋友),直子不算,直子后来是他爱的人。渡边对木月感情很深,莫名的他们两个就一拍即合。渡边不是一个喜欢交际的人,估计也不太擅长交际这件事,他总是独自看书独自听音乐,一个人自得其乐。在这一点上,我还是很佩服渡边的,虽然他总是孤单一人,但他并没有因此惧怕孤独。渡
边的观念大概就是,合不来的人都可以排除在他的世界之外,就如同他在大学寄宿的那段时间里,在班上和宿舍里他没有结交一个朋友,就是因为思想观念都相差甚远的缘故,接到异性电话,宿舍里的同伴总是少不了要奚落一番,开一些荤玩笑话,渡边自然不会有结交之心,都是信口敷衍两句。而在班上,同学们看的书跟他看的书又完全不一样,根本聊不到一起去,所以也是一个朋友都没有。
对于朋友,渡边有一种宁缺毋滥的态度,木月的死对他来说打击太大。也许在木月进入渡边的世界之前,渡边一个人也能自得其乐,过得挺自在。然而在一个这么合拍的朋友跟你这么亲切的相处一段时间,你对他投入了那么多深厚的友情后,在某一天,所有的一切戛然而止,会让人产生一种一脚踏空的空落落的感觉吧。恍恍惚惚,不知道自己在哪里。渡边一下子就找不准自己在这个世界的位置了。即使他们相处的时间并不很长,尤其是相对于渡边的一辈子来说,可以说很短了。可是木月的死留下的伤口却一直无法痊愈,由于他的死,后续发生的事情和认识的人,也让这个伤口一次次被撕开,血淋淋的,提醒着渡边这个世界的残酷。
所以渡边在住进寄宿舍的时候,要做的仅有的一件事,就是对任何事情都不想得过于深刻。这就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渡边是疼怕了吧,就像在爱情里受过一次伤的人一样。想来,渡边并不是一个感情很热烈,很开放的人,他的性格应该是非常收敛的。当一个非常收敛感情的人在投入了几乎全部的感情去和一个人相处,却生生地被打断后,这种痛苦会让他痛得感受不到痛吧?
渡边很痛,为了度过这种无法诉诸语言的痛苦阶段,就要让自己麻木起来,就跟人痛的受不了的时候打一针麻醉一样。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渡边都是处于这种恍惚的状态,他决定更加缩进自己的世界里,不想与外界再有什么深刻的交往。他在营造一个保护壳,既保护了自己,也隔离了他与世界,直到他无意中遇到了直子。
他与直子两人避而不谈木月,但是因为他们与木月的亲密关系,即使只是在一起走一走,都觉得能从对方的身上看到木月曾经留下的痕迹,从而得到一种安慰,木月死了,但是在爱他的人心里,仍然不愿意放弃对他的留恋。渡边对直子的感情到底是不是爱呢?我觉得这个问题很复杂,他对直子的感情也很复杂。
不知道村上春树本人是不是也不清楚,这到底是种什么感情。一开始两人可能只是想一起怀念木月,自己一个人怀念,要么根本不敢怀念,要么怀念得过于痛苦。两人一起做这件事,大概就能有种同病相怜,相依为命的感觉吧,知道这个世界上有另一个人跟你分担着同样的痛苦,也许能让你感觉好受些。
两人都不敢去碰触那个伤口,直到直子生日那天,不知道是不是已经无法承受失去木月的痛苦了,直子突然崩溃了,于是进了阿美寮。渡边是非常想拯救直子的,尽管他自己自身已经深陷痛苦之中,但至少他还能麻木自己,看似正常的与外界交往。只是还是失败了,对于直子来说,没有木月的世界怕是怎么着都没办法活下去吧。
再来谈谈直子,直子的心理感受都是通过向渡边倾诉出来的,不能如渡边一般,能非常清晰明了的抓住她的心理变化,只能从那几次见面中感受到。尤其是渡边第一次去阿美寮探望,他们在夜里聊到木月的时候,能体会一二。
木月对于直子和木月对于渡边的意义是不同的,在直子的世界里,木月和她就像一个人身体上不同部分一样,不可或缺的,是无论如何都无法舍弃的一部分。而对于渡边,是一个失去了会极其痛苦,但不至于痛苦到失去活下去的念头的朋友。木月死后,渡边是浑浑噩噩,游戏人生,而直子,却在一点点地沉入绝望的深渊中,直到没有任何人,不,从来也不会有任何人能够拯救她。
直子与木月的关系太过于亲密了,这种亲密已经有一种不太正常的趋向。对于他们两个而言,这个世界似乎都与他们无关了,他们只需要对方的存在就好。正是由于这种有点病态的对对方的依赖和爱恋,所以直子才无法被拯救。失去木月的世界,是残破的世界,是毫无留恋的世界,直子不过是在苟延残喘而已,就像得了绝症的病人,用再好的进口药,用再先进的医疗器械,也不过是稍稍延长一点他存活的时间而已。
直子对木月的这种强烈依赖,不知是否有受到她自杀的姐姐的影响。直子姐姐的自杀,能得到的信息就更少了。那么一个漂亮优秀脑子好使的女孩子,人见人爱,怎么就自杀了呢?也许是慧极必伤吧。当一个人过于聪明的时候,看什么都看的太过清楚,如果再悲观一点,很容易走上绝路。而近距离接触姐姐的死,留下的阴影怕不是一星半点,而是笼罩了直子一生,尤其是她听到父亲说大概是家族的遗传这句话,恐怕那时候就在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那就是自己也可能是不正常的,这颗种子在木月死后就开始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直到她离开这个世界。
贯穿全文的另一个隐藏的主角,木月的信息极少,至少他的心理活动几乎没有痕迹。虽然他从头到尾都在,但他的突然自杀,却始终让我有种被笼罩在迷雾中的感觉。木月的家庭背景没有被任何人提及,只知道他与直子青梅竹马,两人形影不离,无法分割。
他不善交际,但是在渡边心里,他是一个看似傲慢,却是热情公道的人,头脑机敏,谈吐潇洒,不知道为何不向更为广阔的世界施展才华。木月大概对自身有种焦虑,他渴望改变、提高自己,却总是做不到。他内心非常明白,自己太过软弱,只和直子两人永远待在二人世界里是不可能的,总是要跟外界打交道的,也许他对外界充满了恐惧,偏偏又要压抑自己恐惧去尝试接触外界。
二人世界固然安全舒适,但就像成长一样,不得不离开温暖舒适的窝,去外面跌跌撞撞磕磕碰碰,摔得个头破血流,才能得到成长。渡边的出现,对于木月来说也许是希望的曙光,是救命的稻草,他渴望通过渡边与外界连接起来,可是一来他自己缺乏迈出那关键一步的勇气,二来渡边其实也是个比较封闭在自己世界里的人,不然他们为什么如此一拍即合呢?可能是在渡边身上找到了相似的气息,感到安全吧。
木月很想一直三个人在一起,最好是一辈子,却又非常痛苦的明白,这是不可能的。他尝试过,努力过,想要通过渡边这根链条,与外面的世界产生联系,最后能不靠渡边,自己蹒跚行走在这个令他恐惧的世界里,可是他失败了,所以他也崩溃了,那一刻,大概是意识到了他永远都做不到这件事,太过绝望了吧。
绿子作为另一个女主角,所占的篇幅也不少,绿子与直子差异之处非常明显,当然这其中也有直子失去木月后,活力尽失的这一部分原因。然而绿子也不是全然健康的一个人,我指的是心理健康。绿子的父母之间感情应该是极好的,好到忽略自己的孩子的地步?
绿子和她姐姐都是从小被父母忽视的孩子,或者是因为他们父母那一代人不习惯表达感情的缘故,什么爱不爱啊的,总是挂在嘴边,大概会觉得不好意思吧。绿子极其缺爱,所以她总是期望着与他人非常亲密的接触,热衷于谈论性,男人和女人之类旁人都不太能接受的话题。
她对真实的爱更是非常的明显,之所以她总是把性挂在嘴边,也有可能是看不惯周围那些道貌岸然的人,明明自己心里想的也是性,却假装不在意甚至是轻视性,转身却把手伸进女孩子的裙里。绿子极为厌恶这种伪君子,那种假装自己知识渊博,学富五车,当你真的给他们抛出一个问题的时候,却支支吾吾无法回答的人。
她之所以那么喜欢渡边,就是喜欢渡边非常真实,渡边不会鄙视她满嘴谈的都是性,而是非常认真的回答她这些不着调的问题,他不会当面伪装正人君子,责备她放荡,背后却想着怎么把女孩子搞上床。渡边真实的简直让人惊讶,让人不禁想问这世上怎么还会有如此真实的人?绿子爱上渡边确实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最后他们两人是否真的在一起,村上春树也没有给出一个清晰的答案,但是读者想来还是希望他们有个完美的结局。
村上还花了些笔墨在另一个女性身上,那就是玲子。玲子跟直子的姐姐一样,还年轻的时候也是一帆风顺,应该来说比直子的姐姐还要顺,周围的人都认为她将会成为一个优秀的职业钢琴家,然而非常突兀的,玲子不能弹琴了。
身体上没有任何问题,就是小手指不能动了。不知道是不是被周围的人给予的期望过高,心理压力太大的原因。这样一个心理脆弱的人,原本只要小心的呵护,也能完满的过完还算不错的一生,但是,导火索始终存在,美好的愿望还是敌不过残忍的现实。玲子遇到那个女孩,与其说是偶然,不如说是无可逃避,即使不是这个女孩,也许也会是别人,无意中点燃了导火索,然后所有一切看似安稳幸福的日子轰然爆炸,即使不是那个时刻,也会是另一个时刻,她始终都逃不开这个劫。
挪威森林这本书跟作者一样,成名已久,而我在之前却从未碰过,总以为这会是一本过于文艺的小说,看了也不懂。也许我的感觉是对的,在年轻的时候,真的看不懂这本书,甚至会觉得非常乏味。然而,在这个而立之年,看完了这本书后,心中一直揣着一团沉重的郁气,久久不能散去,非得打开电脑,一口气的写下这么多感想,这股郁气才能散去。
之所以这样,我想大概是在这本书中隐约看到了一些自己的影子,产生了同感吧。就如我看完了《无声告白》和《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这两本书后,对其中的人物有一种理解和怜惜一样,对于这些在痛苦中挣扎却又无法表达的人们,总是有种深切的同情,大概也是因为在他们身上隐约看到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