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有所诵》第八单元通讲记录
《晨读对韵(十五)》
1.教师范读,生跟读一遍。
2.接下来做简单讲解:
鸢,正音。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诗句“忙趁东风放纸鸢”,鸢,指老鹰。而“纸鸢”指风筝。
“竹马”这个词,孩子们知晓度高。
“莼”指莼菜,我们北方人不知道这种蔬菜。
3.生再读,这一遍就熟练多了!用手请拍桌子打节奏读。
《晨读对韵(十六)》
1.教师范读,生跟读一遍。
2.接下来做简单讲解:
结合注释讲解“三都赋”,西晋诗人左思用十年心血创作的名篇,当时文人学士争相抄阅,造成“洛阳纸贵”。
“八阵图”,传说是诸葛亮发明的。
一提到诸葛亮,刘广阔马上说是《三国演义》的人物,接着从桌洞里掏出自己的注音版《三国演义》,男孩子跟女孩子看的书就是不一样。又简单给大家讲了《三顾茅庐》的历史故事。
师:“五车书”真的是指五车那么多书吗?
杨婧珠:不是,指读了很多书。
师:前面读过哪句诗句有“五车”?
生:读书倾五车。
《什么尖尖尖上天》民间童谣
教材分析:
这是问答歌。问答歌实际上就是利用问答的方式,启发学生主动活泼地思考,激发感情,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什么尖尖尖上天》在结构上有规律可循,采用了反复的表现手法,在每节的四问之中,都反复出现了“什么……上天”、“什么……在水边”、“什么……街上卖”、“什么……姑娘前”;相同之中又有变化如第一节的“尖尖”,第二节的“圆圆”,第三节的“方方”,第四节的“弯弯”等等。
1.生齐读发现规律。
2.引导孩子们,还有什么尖尖?(柳芽……)圆圆?(月饼……)方方?(年糕……)弯弯?(香蕉……)
3、男女生一问一答读,增强趣味性。声音一节高过一节。
《我是草莓》美国库斯金
1、 师范读
2、 生朗读。师指导朗读“软软的”“暖暖的”“冷得直打战战”,要读出画面感。
3、 作者把自己想象成草莓。诗的前半部分写什么?
生答:生长!(不得不说的是,孩子们每天坚持的诵读提高了她们的理解能力,不管是语文课孩子童诗,都能理解得很到位)
师:后半部分写了什么?
生:死亡,变成了冰激凌里的草莓。
师:你吃草莓冰激凌时想过草莓的感受吗?
生:摇头,有点儿陷入沉思。
4、生有感情朗读
《鹿柴》
1、齐读
这首诗在我们教体局下发的古诗诵读材料里也有。
2、简单讲了一下诗的画面感。让你画一幅古诗绘你画什么?
山,人,树,夕阳。
3、再读,揭示前两句写声,后两句写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