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告白》是获得过2014亚马逊年度最佳图书第1名、2014美国国家公共电台年度最佳图书、2014Buzzfeed最佳虚构类图书等荣誉的书。
讲的是一个十五岁的女孩的成长,以及她最终走向死亡的故事。采用了倒叙插叙等方式,从女孩自己,还有其他人的角度讲述了这个女孩十五年是如何在父母的期待下成长,又是如何不堪重负的选择了以死亡来解脱。这并不是一本沉重到无法打开的书,在女孩离开后的“无声告白”中,到读者都释然的后,甚至还能瞥见希望的光亮。
这本书的作者本身是美籍华裔,其文中描述的华裔家庭“格格不入”感,大约也是亲身经历过才会那么细腻。人是需要合群的动物,有一个词“归属感”说的大概就是人对集体认同的重视。人们常常说没有归属感,就是缺乏他人对自我的一种认同。他人可以是亲人,是朋友,是爱人,甚至可以是陌生人,如果没有人可以给自我认同,怕是无论如何都觉得自己没有融入过任何一个圈子,也就谈不上有归属感。有人说,那是因为有的人软弱,真正的强者只要自我认同自我就够了。或许真的存在那样的人,终究是少数,否则人们为什么那么贪恋‘温暖’。身体的温暖靠自己,心里的温暖却没法完全靠自己。
每个人都曾是儿女,大部分人都会成为父母,这是一种生命的传承。在这个传承的过程中,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不仅仅在生活,还有思想、性格等方面。原生家庭很重要,这是越长大越能明白的一个道理。我不想过多的思考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更想说说期待这个事情。
期待?谁的期待?生而为人,谁不是背负着各种各样的期待长大的。有一种孩子叫做别人家的孩子,有一种生活叫做与我不一样的生活。期待代表着一种我做不到的事情,它可以来自家人朋友,也可以来自自我的高要求。我期待可以这样长大,但我做不到,所以我就寄托给我的下一代。我期待我可以像他一样生活,但我做不到,我就希望他能按照我羡慕的那种方式一直生活。
期待,多么美好又残忍的词语。这是一个承载着我们某一部分情感或愿望,但永远无法实现这种情感或愿望的词。当我们说出我期待三个字时,内心已经不再相信接下来要说的内容了。我期待,就是一种骗人骗己的美好愿望。
今天正好看到一种说法,叫做讨好性人格。从字面上不难理解其中含义,想要得到他人喜欢,即便是违背本心也会去做。文中少女大概就属于这种,希望自己能维系住家庭的和睦,能满足父母的所有期待。当她不想继续讨好时,她选择死亡。这当然是作者戏剧化的处理,但现实也不是没有这样的人存在。
没有人会不希望自己是被人喜爱的,就像在悲剧与喜剧之间,人们一般都更喜欢后者。在感受到自己是被人喜爱时,是会心情愉悦,通体舒畅的。为了得到尽可能多的喜爱,每个人都会有意无意的讨好他人,这不是什么坏事,只是不能失去本心。在违背自我意志的那一刻,换来再多的喜爱,也不会让人开心。很喜欢陈奕迅的一句歌词,唱的是“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说的就是受人喜欢的人所拥有的底气。
作者借文中的人物,从每一个人的角度,思考了同一个问题,究竟是从哪里开始出错的。
发生了不对的事情,产生了不好的结果,人人都会自省,究竟是从哪里开始出错的。想得到吗?想的到的。自以为是的理解与习以为常的忽视,在我看不见的地方慢慢累积,终于爆发时,抽打得我措手不及。最难过的是,无论怎么想,再来一遍时,以当时的自己来说,也许还是会做出一样的选择。所以让人痛苦的事情发生后,只能做无用的自责,再咽回肚子慢慢忍受,这是必须经历的惩罚。然后,再继续度过这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