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去餐厅的路上,遇到一位同事,问我最近在阅读什么书,我随口说到了《史记》,因为他是一位读过《资治通鉴》的人。显然,我有点寻找共同的话题,朋友们知道我在读《七十二堂写作课》,不过,我也没有说谎,早上跑步的时候,我都会听上一小时《史记》,列传已经听完了,感兴趣的地方又去读了原著。
读史使人明智,这话不假,听读的日子里,我一直在思考,思考生命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感慨白驹过隙的人生,成就一番事业多么的不易,想想鲁仲连、白起、李牧等人物形象,鲜活地在我的记忆里激荡。
同事说到时光流逝给他带来了恐惧,问我有没有这种生命的紧迫感,我坦言有的。我告诉他,我没有接受过生命观的教育,在我小的时候没人告诉我,“你的生命大概只有这么长的时间段可用”,小时候盼望长大,总觉得来日方长,浪费了大把时光,待不惑之年后,方知去日苦多,来日可计算。
生命不可能重来,活好当下才是最当紧的。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当下的关键是什么呢?我认为是健康,任何忽视健康的工作都可以调整。作为历史的匆匆过客,多数人都平凡而艰辛的走完自己的一生。我们应学会接受这种平凡,坦然接受自己成就不了伟大功业的事实,没有必要以牺牲健康来换取一番功名,如果个人的健康出了问题,生命的意义也会大打折扣。
张爱玲说:“成名需趁早。” 这话没有错,时间成本最大化。但是,需要观势,也需要一个平台。在对的地方,与一位赏识你的人相遇,才会成就一个不一样的你。
罗里吧嗦这么多,回到正题,《七十二堂写作课》——印象,最普通的解释,就是从外界事物所受到的感觉形象,是印在我们脑海里。印象有繁有简,有含混有明晰。
描写事物在于能捉住印象。收得印象在于平日多所经验。从经验中受到印象,把印象化为文字,这是作者方面的事。从文字中收得印象,因而增加自己的经验,这是读者方面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