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韵,会是“诗”吗?

不押韵的文章,是否可以称得上“诗”?是一个有所争议的问题。对“无韵诗”,个人基本没有阅读,更不写作,所以对其具体表现,可以说是一无所知。这里根据自己的理解,简单谈谈看法。

什么是“诗”?在现当代,也许可以说,存在很多种不同的解释,没有一个确切的,所有人都没有异议的,都能够遵循的定义。个人的基本看法是,诗,存在两个基本特征,一是押韵,二是句式整齐,或者基本整齐,体现出诗应有的“声律美”和“建筑美”。特别是前者,更加不可或缺,不押韵,则一定不是诗。

实际上,诗一定押韵,对于中国古人来讲,是没有异议的。从《诗经》开始的古代诗,起码以个人的阅读经验来看,都是押韵的。不管古体诗,或者近体诗;也不管是句式整齐,或者句式不怎么整齐,中国古人的诗,不可能不押韵。基本上没有任何人,会宣称他创作的无韵文是“诗”。哪怕是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同样是押韵的。

诗之所以会要求押韵和整齐,是由于诗对于吟诵,或者朗读的强调。诗的押韵和相对整齐的体式,使得诗朗朗上口,让吟诵者、朗读者产生阅读上美妙的愉悦感。

因此,对那些无韵文,冠以诗名,是不科学,也是不合情理的。诗定义的随意改变,无韵文被纳入诗的范畴,并没有促进诗的发展,反给诗造成了很大的混乱,对诗的发展起了反作用,对此,应该有清醒的认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