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是德国人,曾经在我们学校国际学院学汉语。我上大三时给他做过家教,后来我们就慢慢变成好朋友。现在想来,我们俩已经认识快十年了。我成年以后的很多重大时刻,基本都有他在里面搅和的身影。
他之所以变成我哥是源于一次恶作剧。我们俩有一次在海边散步,走累了坐在长椅上休息。一个人走过来,期期艾艾地说:“你们两个......是情侣?”麦克义正严辞地说:“当然不是,她是我妹妹,我是她大哥。”我心想这厮又要开始胡说八道了。果然那人说:“怎么可能,你是白人,她是中国人啊。”麦克就开始一脸正经地胡扯:“怎么不可能。我妈离婚后带着我嫁给她爸。她不是我妹妹是我什么?”那个人转过头来敬佩地看着我说:“你爸真是太厉害了!”天知道我忍笑忍得多辛苦,还要假装认真地点点头。从此以后麦克跟人介绍我就说我是他妹妹,我跟人介绍他就说他是我哥。
虽然年纪老大不小了,这位仁兄却依然有一颗调皮的少年心,超喜欢恶作剧。当年看见个外国人还很稀奇的时候,有一次他在机场等人,对面有俩姑娘躲躲闪闪地拍他。他站起来大步走到俩姑娘面前,对没拿相机的姑娘特严肃地说:“你,给我过来。”那姑娘快吓死了,但还是战战兢兢走到他跟前。他一把揽住姑娘的肩膀,对拿相机的姑娘绽放出超大号笑容,说:“现在你可以照了!”于是感觉劫后余生的俩姑娘就卯足了劲儿跟他一通大拍特拍。
麦克在中国的时候有个女朋友叫蒙蒙,是外蒙古人,长得好一张中国人脸。蒙蒙和他在一个语言班,一开始她的汉语水平严重低于麦克的。他们俩每次出去买东西,售货员就会跟中国脸的蒙蒙说中文,蒙蒙就一脸懵逼。这时麦克就会跳出来大秀他的汉语,用他的话说就是,看到他们震惊的表情,感觉真是爽歪歪!但是后来蒙蒙的汉语一路突飞猛进,麦克就再没有这样的机会了。为此他还忧伤了好一阵子。
我一直搞不明白麦克怎么这么不符合大家对德国人的既有印象:古板。后来我去德国,见了他的父母才明白,这一家人都是太调皮啊。我跟他还有他老爹骑自行车到外面玩,看到公园里有滑板用的那种U形台,他老爹骑着车从外侧直接就冲上去了。到了最高点处的台子他停住,不敢往下面池子冲了,就在台子上费力地扭来扭去不知道怎么下来。我跟麦克在下面狠狠地笑够了之后才把他解救下来。麦克妈妈走的是高冷段子手路线,经常讲笑话把我们笑得趴桌子底下,但是段子女王还是我自岿然不动,脸上平静得让你想不到刚才的笑话是她讲的。
麦克还是我见过的最爱看动画片的人。我去他家玩的时候基本50%以上的时间都是在和他看动画片。直到现在我还是特别爱看《小羊肖恩》,百看不厌。我对蒂姆.伯顿的热爱也是源自于他。当然还有我没办法接受的,比如“Happy Tree Friends”,简直可以翻译为《可爱小动物的一万种惨死方法》。我完全接受无能,所以他只能自己看得津津有味了。
虽然在别的方面不德国,但是在学习方面麦克就体现出德国人的严谨和努力了。根据蒙蒙举报,麦克每天早上五点就起床,半个小时收拾收拾吃早餐,然后就开始学习。他在国际学院学了两年汉语,第二年的时候我们基本汉语交流就没有问题了。他不是天才型学生,甚至和其他学生比起来还有点儿慢。但是勤能补拙,在我认识的语言学生里他也算进步很快的。
麦克还是我见过的最喜欢中国以及最能和中国人打成一片的人。他对中国的美食是真爱。来中国的第一年就把自己吃成了个胖子。我那时候老笑话他,你身高180(厘米),体重180(斤),如果体重能摊开的话,你就是妥妥的一个正方形。当然在德国住过后我就明白了他为什么爱中餐。德国人除了香肠和面包很厉害,做菜真的就是,煮一煮,再煮一煮。他还很爱和中国人交朋友,租个房子都能和房东变成经常一起喝酒的朋友。麦克待人真诚,身上有一种天然的亲和力,让人觉得特可靠。我想不仅在中国,就是在世界上任何地方,这样的品质也会让他拥有很多朋友。
我们俩关系最亲近的时候,正是我毕业踏上社会,经历人生第一个转折时期。我也不是很优秀的毕业生,自己又没有准确的定位,又赶上金融危机,毕业第一年真是过得水深火热。每次觉得挺不下去了,就跑到他那里求开导,吸收一下正能量。那时他自己创业,也是刚开始,非常艰难,但还是乐观得天天像打了鸡血,好像天底下没有什么事能难倒他。光在他身边,我就觉得好很多。那时候我经常周末跑去他家,蒙蒙做饭,我给她打下手。吃完饭我们俩吃着麦克做的提拉米苏,麦克在厨房里一边洗碗一边和我们聊天。这个情景几乎是我那灰暗的一年里唯一的一抹暖色。
我工作一段时间后实在不喜欢那份工作,于是想去看看这个世界的念头又冒出头来。身边的人大都坚决反对,唯有麦克和麦同学(我的现任老公)最支持我。这也是为什么我选择去德国。因为一个人喜欢上一个国家这种事虽然不理性,但我还是感觉因为认识麦克,去他的国家就很安心。于是我返回原来的城市,白天在语言学校学习,晚上跟着他继续学习。很多人都说我的德语口音比较地道,那是因为我一开始就是和正宗德国人学的发音啊(此处应有得意脸一张)。
麦克先我两个月回了德国。他的创业失败了。虽然无比想留在中国,但是他的积蓄已经不多,还是要回到德国挣面包钱。所幸他在德国住得离我不远,我们还可以经常见面。他淘气依旧。有时我俩在大街上讲汉语,他就会趁我不注意跑得老远,搞得我好像一个自言自语的神经病,周围的人都看我。如果不是他个头太大我打不过,我真会把他暴揍一通。
麦克回德国之前,蒙蒙也回了蒙古照顾她多病的父亲。他们约定,麦克在德国稳定下来后,蒙蒙就到德国和他结婚。但是两个人的感情终究没抵得住时间和距离。有一天我们通电话,麦克情绪有点低落,我问他怎么了,他才说蒙蒙给他打电话,要和他分手。我也不知道怎么安慰他好。两个人感情那么好,我一直觉得他们结婚会是顺理成章的事,我连他们的贺礼都一早准备好了,没想到才不过几个月就变成这样。挂了电话,我蒙上被子狠狠哭了一通。我为麦克难过,但事实是他看得比我明白,比我理智,我也不知道怎么安慰他。我很喜欢蒙蒙,我相信她有自己的苦衷,但还是无法释怀她这样快就放弃麦克。我为自己的无能为力而哭。
后来我回国,又到了美国,我们俩的生活都越来越忙,距离也越来越远。我们还是会偶尔联系,说说各自的生活,遇到了怎样的人,怎样的事。玩笑开着开着就成了真的,我们之间也好像是有一根纽带,不管间隔时间多长,每次联系时都觉得无比熟悉,就像真的兄妹一样。他这几年一直单身,每次我问他找着媳妇儿没他就会说,我等你给我找个中国媳妇儿呢。所以,其实本文的真正目的是,给麦克找媳妇儿!谁要逗得一手好比,做得一手好甜点,高情商,真诚专一,可靠努力暖男一枚,请速来此处认领!
PS: 麦克也不胖了,因为德国没有中国菜吃,他又瘦回去了。
(图文均为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