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多年,看着自己和身边人,总结下来大部分人的工作其实就是做,犯错,改一点,再做再错,再改一点的过程;要不然就是做的少,犯错少;只有少数人,做的多,做得好,犯的错也少,在公司得到很高的赏识。
人人都想优秀,如果你新入职场,那下面这几点建议来看看,一些通过读书和实践总结出来的门道道。
也许你会说看了也不一定有用,但我想说的是不看就一定对你没用。与其自己摸爬滚打,不如试着用别人的说法顺藤摸瓜。
目标就是起点,这是做事的基本准则。很多职场新人常犯的一个错误是:只做不问。
“小杨,你做个表格,搜集下各项目的产品清单。”
“好的,经理。”
“这表格怎么只有产品名称和代码,其他信息怎么没写?”
“对不起经理,您说产品清单,我以为只要把产品列进去。”
这是很多新人的状态,“我以为”三个字让自己陷入误区,更让领导们怒火中烧又不能爆发。因为领导们虽说着允许新人犯错,但实际上都还是希望手下人精明能干。
怎么避免这种情况?就是在接到任务的第一时间,不是想着怎么做,而是为什么做?就像小杨,他应该首先问经理这份表格的目的是什么?需要搜集哪些信息?
确认好目标后,也不是一股脑做到底交差,要不断询问和纠正。就像小杨做好表格后,他应该先把空白表格发给经理确认,信息是否完整、是否需要增补?这样才能避免一步错步步错的囧状。
好的问题,代表好的开始,这就是成功的一半。不会问?那就回去看看《十万个为什么》怎么样?
做就是拆分任务的过程,这是要学会的思考能力。我们需要学会把每个任务都做到细致的拆分,才能把事情完全做到位。
一个信息清单,这是一个看似具体实则宽泛的任务。实际上,它包含做表格模板、确认信息来源等一系列任务。
不妨推荐大家使用下思维导图,非常有助于大家整理任何逻辑思路,做事情可以拆任务明细、写文章或者PPT可以用来列大纲。
现在这个软件已经很常见了,Windows电脑有Xmind,苹果电脑有Mindnode,实在搞不定软件你还可以去网上用在线免费的百度脑图实时云端保存和导出。
能不能把事情做好,就看拆的功力如何。小时候拆过小汽车、洋娃娃吗?就是那么拆滴。
高效,在于做事的顺序和专注力。前面说了每个任务都能拆分多个细节小点,那么每个小点孰先孰后?又是一种智慧。
还是那个产品清单呦,试想下,如果经理安排好任务,小杨立刻群发邮件说:请大家将各自负责的产品信息发给我,以便汇总。结果会是怎样?发过来的信息必定五花八门,估计他看完得神经错乱了。
所以拆分后要明确每个细节的顺序:
做表格模板→确认信息来源(哪些需要邮件搜集、哪些有现成资源利用)→把已有的信息填入→剩余信息发邮件搜集→整理汇总→交付领导
中间的每步任务都是承上启下,所以能否顺利走到目的地,就看顺序对不对。当然,如果你用思维导图做拆分,那更简单了,思维导图就包含了任务+顺序。
这里还有一点比较重要,想要做事高效,除了想明白,还得稳得住。这里的“稳”就是指专注,在你决定做一件事的时候心思就得静。
年轻人心思太活,如果不养成做事专注的好习惯,很容易变成做事低效、混日子或苦逼加班的主。
喂喂喂,手机静音、两耳不闻窗外事。什么天打五雷轰,反正劈不到你;什么叙利亚内战,也打不到你,咱急吼吼地操心啥子嘛?
说了这么多,愿你未来的日子少走弯路,在该努力的时候,用对地儿、卯足劲儿。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