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学习成长型社群大解密

成长社群为什么火?怎么运营?如何盈利?未来会怎样?

150幂:成长社群第一媒体

题记:今天读了一篇150幂公号的推送,觉得非常不错,梳理一下,促进自己的消化和吸收,同时加入一些个人的思考,希望能够对成长社群感兴趣的伙伴有用。

一、学习成长型社群兴起的原因

成长社群兴起的原因很多,主要是:时代背景+个体需求+社群创业努力。

1. 时代背景中精神提升类的消费加剧

  • 经济层面,物质繁荣必将带来对于精深生活的需要
  • 社会层面,中产阶级自我意识的觉醒带来成长提升的需求
  • 商业层面,消费升级浪潮中知识类的服务也逐渐兴起
  • 政策层面,国家鼓励创新创业驱动创业者选择知识创业

2. 社会个体需求旺盛

  • 快节奏生活、成功学的流行、过载的信息,产生学习焦虑
  • 通过加入学习成长型社群来化解学习焦虑,寻找存在感
  • 大部分人开始意识到了想要成功都需要足够的努力和进取成长

3. 社群创业者推动

  • 带有学习成长基因的自媒体社群化:比如说吴晓波书友会、趁早社群
  • 个人IP的社群化:具备IP性质的KOL组建了学习型社群,秋叶PPT 和我们的幸福进化俱乐部都是这样的

4. 社群运营工具的完善

  • 微信生态系统的完善,天然适合做社群的运营和服务工作,支付也非方便快捷
  • QQ的不断转型发展,越来越切换做学习成长型社群的建设和管理工作

二、学习成长型社群的分类

每个学习社群主题都不太相同,但又都差别不是特别大,大家做的都是一件事情,让社群成员得到成长。

1. 自我成长类——坚持学习,持续成长

自我成长类社群满足的是个人对于提高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的知识素养的需求,通过社群的力量来增加学习积极性,往往从某项具体的技能学习入手组建而成。

  • 李笑来新生大学强调共同写作
  • 幸福进化俱乐部主抓目标管理
  • 秋叶社群围绕PPT制作
  • Scalers Talk社群强调英语学习

我的观察:基于某个兴趣点聚集起来的社群,但往往在做起来后开始横纵向拓展学习成长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最开始设定的初衷。这个是这些社群共同的特点。

2. 读书求知类——以书会友,有书共读

在信息碎片化时代,读书成为一件奢侈的事,而读书类社群便是以推荐书籍和知识导读为核心,帮助大家提高效率,节省知识获取成本。

  • 樊登读书会
  • 十点读书会
  • 吴晓波书友会
  • 知更社区

我的观察:读书类的社群一般都是结合线上和线下的读书沙龙等活动举办,他们试图通过线下把读书人聚集起来,而且这个趋势看起来越来越成功。

3. 女性生活类——大胆爱美,共同提升

女性生活类社群多以城市独立女性和中产阶级群体为主,本身经济基础比较好,有能力投入到对自我的提升上,并且能从社群中获得更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 趁早社群
  • 荔枝会
  • 灵魂有香气的女子
  • 香蜜会
  • 私席社群

我的观察:女性目前来看是各大学习成长社群的主力,他们比男性来说更加关注精深生活和自我意识。而且相对知识技能的学习提升,女性成长社群好像更关注姐妹式的链接和精致生活的共同追求。

4. 创业服务类——分享干货,创新思维

专门面对创业者的学习型社群主要以讲述互联网领域知识、分享创业实践干货和拓展创新思维为主要学习内容,通过在线课程分享和线下自组织学习相结合,帮助创业者提高认知和掌握技能。

  • 李善友,混沌研习社
  • 罗振宇,罗辑思维和得到
  • 冯新,碳9学社

我的观察:创业服务类社群一般是高举高打,他们的社群氛围其实不弄,更多的是知识的传授和学习,资源的链接和互动。其中特别要提出来的是罗辑思维做出来的得到APP,这个是目前内容创业类产品中的龙头,已经具备了独角兽的潜质。

三、学习成长型社群的普遍运营策略

社群的核心是运营,成长型社群天然的要求高标准的运营,因为用户的可替代选择太多了。

1. 极度重视价值观的塑造

学习成长社群特别重视价值观的塑造,它以鲜明的价值观聚集调性相符的成员,并彰显其作为学习型社群所能给成员带来的独特影响。

  • 吴晓波:“认可商业之美,崇尚自我奋斗,乐意奉献、共享,反对屌丝经济”
  • 知更社区:“过一种深刻的生活”
  • 幸福进化俱乐部:“慢慢来,持续做,成长从易开始”

2. 构建去中心化组织,强调自主学习

学习成长型社群有意弱化“老师授课,学生听讲”这种中心化的模式,而是强调社群中每位成员的学习自主性和高参与度。

  • 碳9学社倡导“三没模式”:没教师、没教材、没参考书,一切都要靠自己去找,自己去学
  • 幸福进化俱乐部提倡“六大元规范”,强调社群成员的积极主动和同侪互助
  • 积极主动
  • 刻意训练
  • 作品声音
  • 利他主义
  • 同侪力量
  • 本质导向

3. 设置严格的入群门槛

学习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儿,不同的人在学习能力上也有差别,为了保证学习过程的高质量和高参与度,设立严格的入群门槛自然就显得十分重要。

  • 李笑来社群:要求微博粉丝1万以上,公众号粉丝2万人以上,2000人线上群
  • 芝士会:89元入会费,填写个人信息,2次面试
  • 幸福进化俱乐部:必须学习并通过入门活动“分身术训练营”的考核才可以加入正式群

4. 建立特殊的社群仪式

学习需要仪式来促进,成长需要仪式来标志,在许多民族的传统中,都有用成人礼来完成对个体生命成长的真正确认。

  • 秋叶PPT,进群后必须自我介绍,爆照,发红包等
  • 荔枝汇:线下活动要求社群成员按照沙龙主题进行装扮

5. 构筑详细的激励机制与淘汰机制

持续学习很难,进行持续且自发的学习则更难,社群内成员互相监督与鼓励则能帮助更好地达成学习任务。

  • 秋叶PPT,69群有人加入就要有人剔除

6. 线上活动与线下活动相联动

许多学习成长型社群的日常学习任务都是通过线上渠道进行,但线下活动强烈的社交属性能最大程度发挥学习成长型社群相互监督、共同成长、抵御焦虑和孤独的特性。

  • 芝士会:6个城市分舵
  • 幸福进化俱乐部:33个分舵

四、学习成长型社群的商业模式

学习成长型社群的商业模式与其他类型的社群基本相同,但是在具体的变现方式上主要是从知识价值的层面切入。

1. 会员费

  • 入会费
  • 学习培训费用
  • 参加活动费用

2. 知识变现

  • 知识订阅产品
  • 培训课程

3. 社群电商

  • 贩卖适合社群的产品

4. 广告推广

  • 赞助商
  • 广告商

5. 投资和IP孵化

  • 筛选好项目投资
  • 帮助成员落地项目
  • 孵化IP进行变现

五、学习成长型社群的未来趋势

目前社群是处于一种短暂的爆发阶段,很快将会走向分化。

1. “大的越大,小的越多”

  • “大的越大”,指的是现阶段已经成熟、具有相当影响力的社群,比如吴晓波书友会、混沌研习社等,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将会进一步聚合、扩展,形成大IP、大社群。

  • “小的越多”指的是在大社群、大IP外,一些更加垂直、更加私人、更加地域的小型学习成长社群,将遍地开花。

2. 社群工具地位凸显

  • 现在的很多社群工具,都是从微课、分享切入,打入学习成长型社群的一个角落,而在社群关系承载、社群运营、社群管理上需要一个更好的工具切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根据近二年参与学习型社群课程规划与运营创新的经验,我汇总了一些观察和建议。原来是计划在暨南大学“第四届数字营销传播...
    Lawrence陈志杰阅读 3,471评论 0 16
  • Android 自定义View的各种姿势1 Activity的显示之ViewRootImpl详解 Activity...
    passiontim阅读 172,841评论 25 708
  • "褚杨这么优秀的男生为什么会没有女朋友啊?"回寝室的路上我假装不在意的随口一问, 他摸摸我的头"小丫头也该找男朋友...
    初夏不夏阅读 258评论 0 0
  • 寒假在家无所事事的时候,就喜欢一个人出去随便走走。但是,也没什么地方可以去,每次都是走的同一条路,出家门走着走着就...
    Jasmim阅读 44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