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中总有那么一天,在那漫长的、万物生长的夏日后,我们会等到一个坏天气。初秋的雨簌簌飘落,遥远的风从北方浩浩荡荡地吹过来,像是一个守约的老友,在某一个普通的早晨,悄然而至。
在这一天里,人们才突然惊奇地发现,印象中路边绿油油的梧桐树叶里,已然掺杂了很多枯叶,像是一个中年人黑丝里醒目的白头发。天上快速移动的游云,像是一行疾驰的吉普赛车队,着急赶往南方的某个地方。他们盘踞在这座城市上空已经月余,像是一群喜热的,有偷窥癖的旅人,肆无忌惮地看着这座城市的人们夏日里的闹剧,年轻人在做年轻的事情,老人终日躺在躺椅上,眯着眼睛,像是在回忆自己的人生。他们终于看够了,在一个清晨,突然决定离开,去往下一个城市。
童年记忆里,这样的一天,总是开始于一个需要穿雨衣雨鞋上学的早晨。孩童时代的一夜酣睡,醒来时的小人儿,像是一个从遥远国度旅行回来的旅人,安静,无悲无喜地看着一个新的季节的到来,穿着雨鞋一路踩水去往学校。成年以后,我们费力学习知识,增长智慧,努力寻找那所谓的“心流”,其实只不过是在寻找多年以前,那一天的心情。人总是在找寻一些自己原本早已拥有的东西,比如伤心和欣喜,爱与被爱。
人应该生活在季节分明的地方,这样一年里总会有那么几天“坏天气”,季节流转,身边的万物或是凋零,或是回春,让我们能真切地感觉到时间流驶,感到那些爱恨变了,执着的东西不执着了,或仅仅是发现指甲变长了一些,亦或是猛然想起多年以前的一件小事,一句诺言。如果人生活在一成不变的四季里,每一天无风无雨,身边都是一样的景致,那真是无聊透了。人生应当因其参差多态而感觉富足,四季的变化最能直接体现这一点,人在一年的时间里,可以感受春风和煦、夏日炎炎、秋高气爽、冬雪绵绵,这本身就是一件了不得的事情。
人生应当被视作一种奖励,每一个人应该都是上辈子万物中的某种生灵,表现的好,所以被奖励成为人类来世间游玩几十年,经历生老病死,感受参差多态。就像是天上的游云,从遥远的西伯利亚出发,在不同的城市上空旅行,慢慢向南游去,汇入太平洋的一眼台风,然后消失在一场暴风骤雨之中,结束这段漫长的旅途。如果每场人生都是一种奖励,那么现实中人与人天分之间的差距,大概可以解释为奖励的多和少,竟然同是奖励,多和少就并不那么重要了。
漫长的夏日会结束,漫长的游云的旅途会结束,漫长不等于永恒,所有漫长的事物都会等来结束的一天。这听起来像是一件悲观的事情,但是换一个角度去看,同样所有漫长的苦难也会过去,那些阴郁的、滞重的岁月,总会在一个个四季流转中,突然迎来转机。天神打翻了潘多拉的魔盒,从里面掉落到世界的有瘟疫、病痛、贫穷、饥饿、愚蠢,但是同样掉落人间的,最后一样东西,是HOPE。
最近看到海南台风的新闻,看到那么多人的家园饱受摧残,确实会感到痛心。想起很早之前听过的一个电台,里面说台湾大山里的原住民,会认为台风是大自然的礼物,因为台风会把森林里树上不结实的枯木吹断,让他们掉入土壤,分解成为养分,以此滋养树木花草,让森林保持新陈代谢。细想一下,天灾似乎是我们改变不了的,人类在大自然面前是那么的渺小,我们能做的就是尊重自然,保持信心。台风会摧毁一些城市里脆弱的部分,留下坚强的,人们会换上更能抵御风雨的门窗,在下一次大自然的怒吼中能够更从容,几万年来,人类就是在一次次的挑战中越来越强。
漫长不等于永恒,苦难也不意味着就没有希望,所以我们要欣喜地等待一个坏天气,就像大自然等待一场台风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