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以后,上班不要太用心》
看过一段话:今天的工作之苦,早已不是身体的苦,而是我们在精神上的疲惫。
我们苦于人际关系,纠结于事情成败。因为在意,所以痛苦。
我认同一句话:人成长最快的时候,是对一些人与事毫不在乎的时候。上班是来成长自己的,不是来结交情的。无论遇到什么人,都不值得你堆起笑脸强行取悦。
统计学角度来说,一个人工作时间在人生中占比至少三分之一,我们与同事相处的时间甚至超过了家人。
如果顾着与身边的各种人周旋,我们只会劳心劳力。
当你屏蔽外界的指指点点,不在乎同事对你的态度,工作就会少几分痛苦。
综艺节目《闪闪发光的你》中,有这样一个话题:职场中要不要做老好人?
可马东却一针见血地指出:职场不是做人的地方,是做事的地方。过度在意同事的感受,只会在无效社交中消耗自己。
让一个人工作舒服的秘诀只有一个:心中只有事,没有人。有心者有所累,无心者无所谓。
调整好上班的状态,少花心思在老板的喜怒哀乐上,多花精力在价值提升上,这才是对自己最大的负责。
在职场里,有些人困在支线任务上,常常因各种人际关系而内耗着,最后只能原地打转。
还有一些人,知道提高自己、成就自己才是真正的主线,他们完全不在乎别人的态度和意见。
其实,你的注意力在哪儿,人生的花就开在哪儿。少看他人的脸色,多看工作的成色,是我们该有的工作态度。在单位里,不要回应别人的态度,是一种格局,也是一种智慧。
无所谓,才有所为。
层次高的人,都会选择在“事”上下功夫,而不是在“人”上去纠缠。
职场很复杂,但也很简单。只要你把活干漂亮了,其他的事就变得微不足道了。
工作这么多年来,我把工作归结成两件事:
一是把事做好,二是把钱拿到。
这样一份工作就完成了闭环,此外的任何牵扯你心神的人事,你都可以忽视他、不理会他。
因为不在乎,会让你变得强大。
因为强大了,可以让你更加不在乎别人的态度与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