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拖了这么久才写这个。其实书在暑假就看完了,本来是应该看完书就写的。但是那几天忙着收拾回学校的东西,就耽误了。到学校后也忙着办手续整理东西,就一直拖到现在。没错,就是现在,此时此刻。因为在等着一食堂开饭。
在地区图书馆找书的时候,偶然发现了Kay Redfield Jamision的书。先是看到了躁郁之心,后来又找到了天才向左疯子向右这本书。其实是想一次把这几本书都借回家看的。但是只能借三本,所以就借了天才向左疯子向右这两本书和白夜行。
想看是因为想要多了解一下关于躁郁症的一些事。杰米森本人也有躁郁症,但是她还是积极勇敢地面对生活,并且把自己的经历写成了躁郁之心这本书。所以我也应该向她学习。
言归正传。首先不得不吐槽的就是翻译了。读起来非常不顺畅,有的话甚至要多读几遍才能懂。我觉得这不是写的人的问题,而是翻译的人的问题。没能把原文翻译成流畅的中文。读中文版感觉就像是英文版一句一句直译过来的,没有经过中文语言习惯的处理。总之,就是读着很累。
书的内容还是可以的,让我了解了更多关于躁郁症的知识。比如这是遗传性疾病,与环境无关。但是有的会有季节性变化,比如在春季或者秋季发作的比较多。哈哈,原来伤春悲秋是真的啊。不过我觉得环境对我来说是有一些影响的。比如在天气晴朗的气候心情就很好,天气阴沉的时候自己情绪也很低落。
读了这本书才知道,世界上并不是只有我一个人有这种病(这不是废话吗)。很多名人也有这个病,例如梵高,爱伦勋爵,海明威等等。或许三岛由纪夫也有。所以我不是异类。这本书的上部讲述了很多患病的艺术家的故事和他们家族史。也揭示了一个道理。不是所有有创作天分艺术家都有躁郁症。不是所有躁郁症患者都有极强的创造力和创新力。只是说,艺术家群体中,躁郁症患者占较大的比例。也许躁郁基因对他们的创造力确实是有一些帮助的。有的是在躁狂时期有灵感,短时间内创作出很好的作品。有的是在抑郁阶段出作品。
之前不知道这本书的名字为什么叫做“天才向左疯子向右”。看了之后,自己有了一些理解。可能很多人认为,天才就是天才,疯子就是疯子,完全没有任何关系,是一个向左一个向右的关系,只能也只会彼此越走越远,分道扬镳。实际上,一些患有躁郁症的艺术家,时而会躁狂,时而会抑郁,因此可能有时候在众人看来是天才,但有些行为动作众人不理解,会认为是疯子。可“天才”和“疯子”的关系实际上是联系在一起的,有交叉的。
下部主要讲了热情洋溢对人的重要性。比如老罗斯福,“雪花人”,沃森克里克,费曼,法拉第等人。因为对某件事或者某种事物感兴趣,所以很有热情,精神充沛,活力四射。也发现,兴趣对于一个人来说真的很重要。只有有兴趣,喜欢它,才会一直坚持下去。不然,整天做着自己不喜欢的事,只能是一种折磨。很多科学家真的就是因为热爱科学,喜欢科研,所以才能一直在实验室从事着研究。他们不会因为金钱地位等身外之物所累,甚至觉得,自己能做自己喜欢的事,居然还有人因为这个给自己付钱而不可思议。如此单纯的心思也真的是只有真正热爱科学的人才能说的出的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真的是没错。所以,尽管现在我还不能明确地知道自己的兴趣,但是也不能盲目地过接下来的日子。不能因为很多人都考研,我也就跟着考研。我对现在所学习的专业并没有强烈的喜好,尽管它真的很有发展前景。跨专业考研也不可能,有难度是原因之一,不过更重要的是,我没有很感兴趣的方向。何必跟风呢?我现在的想法就是,拿到两证,先工作。以后如果确实有必要考研再考。
以上就是我看了这本书的感想。时刻记得,热情洋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