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年12月25日,蔡澜先生的微博评论区开放,网友们都争先恐后地去看蔡澜先生一年一度的评论回复。我也不出意外的去凑了热闹,发现评论区十分精彩:
“—蔡先生,一直谈不到恋爱怎么办?
—活该。”
“—蔡老师,如果坚持一件事付出了却没有回报怎么办?
—算啦。”
“—蔡生好,有没有一些可以养发护发的食物推荐啊?
—知道的话已发大财,不在这里胡言乱语了。”
蔡澜先生今年80岁了,与金庸、黄沾、倪匡并称为“香港四大才子”,有“食神”美称。从蔡先生的评论区来看,是个可爱、豁达又幽默的老头。于是我想了解一下他,就找来了《愿你成为最好的女子》这本书。一是因为觉得蔡先生可以写些不一样的东西,二是因为写的都是女子,或许我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发。
确实,蔡先生写的确实有料,但没想到的是,书中内容与我原想的几乎不同,我以为他的文字也会像日本作家渡边和子一样给迷茫的人指出新的道路,治愈人心。结果大错特错,书中很多都是在讽刺女子,讽刺香港女子。尤其是当他把女性作为男性的对立面来看的时候,女性好像除了“八婆”的特长而一无是处。
这本书里有这么一篇题为《男人有10个理由认为狗比女人好》的文章,仅看题目就会有排斥的感觉,他不是不可以抱怨他讨厌的女人,但拿狗和女性做比较,是否是不尊重女性的做法呢?
在题为《多余的智商还是用来关爱比较好》的文章里,他这么写到“男人要偷情,有一千零一个办法,早有下楼去吃一碗云吞面的例子。太太要与他们斗,只让他愈斗愈精,愈斗愈狂。为什么太太不会把她们的智商化为一点点的关心,一点点的爱呢?”
看到这里,我也想反问蔡先生,为什么夫妻不能积极沟通,互相换位思考呢?夫妻之间的吵闹不违法不逾越道德,但偷情与出轨这件事情是道德法则绝不能容许的。宁可冒着家庭破碎的风险去偷情,都不愿与妻子坐下来好好谈谈,这样的男人还有什么道德可言呢?互相无法忍受,为什么不选择离婚呢?
我一度有要弃书的想法,直到我看到了这么一条评论:“有些话还是很有道理的。虽然很多地方我不敢苟同,也没想过世界上竟然还有人会有这种想法。但是,我记得一本书上看过,看书呢,尽量是博采众长,多看些意见相左的书,不然总是在看自己认同的那些书,还有什么看的意思呢?!冲着这个,我决定,坚持看完。”
或许是对蔡澜先生不甚了解,所以书中有很多地方读起来让我十分难受,但好歹还是坚持下去了。我看过女子写女子的书,比如渡边和子的《心是一切温柔的起点》,这本书可以让我平静。但我还没看过男子写女子的书,书中有对女子一些行为的厌恶,也有赞扬。
他写到“我最喜欢的女人,是求进步的女人”、“清清秀秀,干干净净的,都是美女”、“嫁个有钱人,不如自己当个有钱人”。这些都是对女性追求自我的鼓励,我认为是极好的。
整本书看下来,觉得蔡澜还是十分中意传统的中国女子和日本女子的。或许这是男人的天性,不喜欢比自己强的女人。但这些男人不自觉的把“女强人”与“邋遢”画上了等号,殊不知还有许许多多事业家庭皆顾的女性。
女子写女子时,没有情色,只有基于同理心的互相启发;而男子写女子时,“性”便随处可见。如果蔡先生可以站在男性的角度写他所中意的女性,那么我也可以站在女性的角度写我喜欢的男性——不对女性评头论足的男性,尤其是对女性的相貌、身材等外表评头论足。同样的,作为女性,对男性的先天条件评头论足也不值得尊重。自己的好物自己知道就可以了,何必非要说出来引战呢?
每个人的思想都离不开时代的大环境,毕竟蔡先生已经80岁了。不过从男子眼里看女子,可以得到不一样的想法,读这本书也不失为一场好的经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需深究,随便看看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