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分内篇,外篇,杂篇;共8万余字。
内篇基本认为是庄子本人所写,不到两万字。
《庄子》亦称《南华经》,与《老子》《周易》合称“三玄”。
鲁迅先生评价庄子文章,“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外篇·知北游》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外篇·秋水》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内篇·大宗师》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外篇·山木》
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外篇·田子方》
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内篇·人间世》
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杂篇·列御寇》
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内篇·齐物论》
至乐无乐,至誉无誉。——《外篇·至乐》
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外篇·胠箧》
好面誉人者,亦好背而毁之。——《杂篇·盗跖》
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杂篇·外物》
美成在久,恶成不及改——《内篇·人间世》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内篇·养生主原文》
灾人者,人必反灾之。——《内篇·人间世》
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言传也,而世因贵言传书。——《外篇·天道》
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内篇·人间世》
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外篇·骈拇》
木与木相摩则然,金与火相守则流——《杂篇·外物》
农夫无草莱之事则不比;商贾无市井之事则不比——《杂篇·徐无鬼》
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士尚志,圣人贵精。——《外篇·刻意》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内篇·齐物论》
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内篇·人间世》
狗不以善吠为良,人不以善言为贤——《杂篇·徐无鬼》
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杂篇·列御寇》
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内篇·齐物论》
学而不能行谓之病。——《杂篇·让王》
不能容人者无亲,无亲者尽人。——《杂篇·庚桑楚》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外篇·知北游》
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杂篇·外物》
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内篇·齐物论》
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外篇·天道》
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外篇·天地》
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内篇·养生主》
以目视目,以耳听耳,以心复心。——《杂篇·徐无鬼》
孰恶孰美,成者为首,不成者为尾。——《杂篇·盗跖》
生而美者,人与之鉴,不告则不知其美于人也。——《杂篇·则阳》
大知闲闲,小知閒閒。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内篇·齐物论》
四时相代相生相杀。——《杂篇·则阳》
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杂篇·天下》
鸟兽不厌高,鱼鳖不厌深。——《杂篇·庚桑楚》
小人殉财,君子殉名——《杂篇·盗跖》
简发而栉,数米而炊,窃窃乎又何足以济世哉!——《杂篇·庚桑楚》
凡交近则必相靡以信,远则必忠之以言。——《内篇·人间世》
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怍——《杂篇·让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