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在很努力地赚钱,却看不到银行卡余额

嗨喽,你们好啊!

今天是2019年的一个新的星期三

那么在昨天的星期二大家在想些什么呢?

(想想就好,日常搬砖还是要继续)

今天,我们来聊聊我们比较在意的话题

“我的银行卡为什么总是没有钱”!!!

——当代年轻人的消费观念

之前有这样一则新闻,因为某家银行的一个小小的失误,误把办理现金业务的“1窗口”,输成了“1窗哭”

当这个消息一出,仿佛大家找到了归宿一般,大呼真相了,当时也有这样一句话来形容这件事“用六位数的密码保护两位数的存款,大家争先恐后排着队,都要去拿哭的号码牌。”

每逢节假日回家,亲戚们宛如“六方会谈”一样,围着自己问问题,除去结婚和房子,被问到几率最大的则是

“你的月工资有多少?”和“你有没有存到钱?”

现代年轻人的财务状况,真的毫不夸张的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

这到底有多穷,就让数据来告诉我们。

年初之际,关于90后的才貌图谱新鲜出炉,数据显示,月收入仅3000~5000元的人比例达到27.73%,超过近八成的受访者月薪在1万2以下

不仅如此,有30%的年轻人被称为“月光族”,以及现在新出的代名词“夜光族”。存款能达到收入70%以上的,更是凤毛麟角,少之又少,只占到1.68%


前期有一个比较火的问题

“现在年轻人怎么理财?答:不欠债就是最成功的理财。”

网上曾有人算过一笔账,一线城市的单身90后想要实现财务自由,至少年收入40万,但实际上这个数据远远不够。

理论上讲收入上确实是有限,但是在每天不断努力赚钱之下,为什么实现财务自由,依旧是有着很大的差距呢?理由是当代年轻人率先过上了“穷也阻挡不了花”的消费自由的日子。

当代年轻人奇葩的消费观念其实也上过热搜榜单。当时的微博一出,其实也引起了很多网友的共鸣和围观。当代知名女性创业者papi酱也曾经拍过一条视频《当代女性奇特的消费观》,此条视频可以说是十分写实了。

应季青菜一斤6.5,因为不够便宜,杀价不成功而拒绝消费,而一支520元的新款口红,却毫不犹豫的掏出了钱包。

有人形容这种现象为“刷卡的时候,总忘记了自己多穷”。

不单单是女性的奇葩消费观念,男性也存在相同的观念。

比如AJ鞋,这个牌子的鞋子是出了名的贵,但是这对于一些AJ鞋粉来说“他们穿的不是鞋,而是一种信仰。”其实说的也没错,AJ鞋子确实不是人人都可以买得到的,和女生的限量款口红一样,正是这种稀缺营销模式让人就产生一种“拥有它就是那么与众不同”的感觉。

麦肯锡高级合伙人Daniel Zipser曾说

“中国是世界上奢侈品消费最大的国家。而其中,三分之一的奢侈品消费来源于千禧一代,也就是1982年到2000年出生的这一代人。”

自改革开放以来,人们一直都在坚持独立精神,相同的理论,时代的更新换代,新一代的年轻人更加具备这种精神,相对的,年轻人也就越来越注重自己的感受——

越是稀有而独特的物件,越能彰显自我特色,也就越发的容易受到年轻人的追捧。

毋庸置疑的一点是,当代年轻人是有野心也有欲望的一代人,但是俗话说“欲望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没有驾驭这份欲望的能力”。

在这一点上面来看,可以分为两种人群,同样是在满足自己的欲望与野心,同样是在尽可能的达到自我的感受——

一部分是在为了满足自己而拼命地工作,而另一部分明明买不起,也没有为之努力,却依旧在过度消费。

网上称之为“自杀式消费”。

有这样一系列计算——

汇丰银行曾经公布过一组数据,90后人均负债12.79万元,按照90后人口总数1.715亿来算,这一代人负债总额高达22万亿元;

花呗报告也显示,花呗用户中,90后年轻人占比47.25%,平均每4个90后,就会有一个开通花呗,而把花呗作为支付方式的人群里,90后接近四成;

央行3月份公布的数据也十分让人惊叹,中国人均持有5.46张银行卡,平均每两人就持有一张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

也就是说,“自己申请信用卡的用途是为了偿还其他信用卡”。

当代年轻人负债情况可以说是比较严重的了。新闻报道上总会时不时报道类似于“借贷去消费,最后利滚利,自己和家人无力偿还”这样的事件。

当被超过自我消费能力的消费理念捆绑住时,当代年轻人在不计后果,以及不择手段的去透支,去借贷,来完成眼前的享乐,直至最后的走投无路。

网上有这样一句话来激励当代年轻人

“人生高贵的奢侈品,既不是爱马仕,也不是香奈儿,而是‘我买得起任何东西,钱却不是借的’”。


--end--

ID:youdqkj

网址:https://www.youdq.cn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