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看的时候觉得这部电影挺有新意的,透过镜头采访与案件有关联的人来描绘不同人眼中的身边人与事,并且加上大量的Twitter讨论文字,一部悬疑的侦探片其实也可以这样拍。
看到后半段突然发现这部电影所要讨论的并不只是一个单纯的案件,还探讨了网络言论这一现象。
男主角是一个在社交网络上的话痨,甚至在与别人电话聊天时在脑海中浮现的某一个细小的想法都会即刻发到Twitter上分享。也毫无疑问地将这个案件里的所有东西发到网络上面去分享,并宣称自己是“最接近事情真相的人”。
但仅凭几个短小的访谈视频就足以揭露出案件的真相吗?人们只会挑对自己有利的事情分享,为了误导案情可以直接明确指出怀疑人物并且言之凿凿,为了自身形象可以虚构事件,甚至为了使自己说法更有吸引力可以添油加醋,进行有罪推论。这未免太CCTV了。
Twitter类似于国内的微博,是一个公共的言论平台(我比较倾向于将微博称为言论平台),上面有熟人,也有大量的陌生人。陌生人无非会用一种娱乐的心态去看待你的分享,当一个事件被一大群人进行讨论的时候,讨论者往往会趋利避害,生活中的个体与处于群体中的个体往往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同一个人,群体中的个体会被言论所引导,会加上自己的三言两语对这个事件推向“热闹”。
假如这个案件在讨论的过程中失去了一个“嫌疑人”,那么这个案件其实所能讨论的东西就并不多了,无非就是被害人身份地点等事情,没有了持续一个讨论氛围。围观者不会轻易允许这样的情况出现,这个时候会“挖掘出”一个“嫌疑人”。当真正有一个假想中的“嫌疑人”的话,似乎每一个关于“嫌疑人”的背景信息透露都会被引向“有罪”的讨论中去,在谴责声中收获自己情感道德上的满足,很少有人会自讨没趣去辩驳。因为这些讨论者本身就是一个群体,他们就是来共同“消费”这个案件的,越是刺激越是符合他们心中的期望值。
就算有人站出来反驳,也会被淹没在巨大的信息流当中。
其实每个人在这个时候也在寻求站队,寻找与自己观点相同的人群进行抱团。影片到最后那位发布“嫌疑人”真实姓名的人也进行了站队,在事情真相告白的时候选择站在对自己有利的一方。这无疑是寻求一种被认同的心态。
群体中的个体是盲目的,会被群体言论所淹没,会跟着去推动这个事件往更刺激更符合他们心理预期的方向发展,会去选择站队,会选择一个共同的“假想敌”还有加入一个对自己有利的队伍中去。
影片到最后井上真央(扮演女主角的演员)通过一个古老的通信方式与自己的好友倾诉鼓励。一边是有着大量陌生人的网络社交,一边是与熟人进行线下交流,孰优孰劣其实也并不重要,重要的其实还是以正常的眼光与用冷静的思考去对待网络和身边的人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