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
2017年11月22日,星期三
小雪节气气温下降,开始降雪,但雪量不大。由于阳气闭藏后人体新陈代谢相应较慢,因而要依靠生命的原动力——肾来发挥作用,以保证生命活动顺应自然界的变化。因此,小雪节气不但要做好保暖,还应固护肾阳,振奋心阳,增强“抗寒”能力。
衣 · 三类人定要穿秋裤
1. 骨关节病人
这个季节膝关节保暖很重要,尤其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膝关节受过伤者,及本就患有关节疾病者。一般来说,女性40岁以后,男性50岁以后才会开始出现关节老化,主要表现为运动后关节酸痛,甚至肿胀。但近年来有年轻化的趋势,这与现代人久坐少动及不注重保暖有关。
2. 月经不调者。
许多痛经、月经推迟的女性在夏天都好好的,天气一转凉就犯病。从中医角度讲,这类人属阳虚体质,主要表现为怕冷,一到冬天四肢就冰冷,晚上睡不暖,脸色苍白,没血色。如不穿棉毛裤,相当于雪上加霜。
中医有句话,叫“寒为阴邪,下先受之”,这里的“下”指下半身。这也是一旦寒气袭来,人会先觉得脚冷,腿开始打哆嗦的原因。
3. 感冒期、月经期、孕产期时候
人体有很多穴位和经脉,它们是相通的,如有一个地方受寒,保暖不均,气血运行受阻,同样也会生病。如感冒、哮喘、鼻炎等,看似上呼吸道的疾病,其实也与下半身没注意保暖有关。中医专家提醒,感冒期、女性月经期、孕产期,这三个特殊时期一定要穿棉毛裤。
这三个时期人体抵抗力相对虚弱,若不注意下半身的保暖,一旦受了风寒,不仅会加重病情,还容易诱发其他疾病。如月经期不注意保暖,可能会诱发痛经,以及盆腔炎、阴道炎等妇科炎症。
食 · 多食暖身、去火之物
小雪节气后,气温会逐渐下降,气血不足的人在冬季容易怕冷,可通过饮食调理来为机体增加能量。如多吃大红枣等助阳的食物。有一些人在冬季会出现口干咽干,及脸发烫等症状,这些人应注意少吃羊肉、牛肉等助阳食物,以生津养阴为主,如:多吃点木耳、桑葚、百合等。
但需强调的是,无论在药补,还是食补上,都不应盲目,不随波逐流,在充分了解自身情况的条件下,选择恰当的食物。
一些年轻人喜欢食用麻辣味的食物给身体保暖,但麻辣味的食物容易助长内火,使脸上生痘、口中频发溃疡。
对于这两种情况,营养专家建议,在饮食中可以多食用白萝卜。俗话说:“冬季萝卜赛人参”。中医认为,在冬季食用白萝卜可养胃、益气补精,预防疾病,有益健康。经常食用可帮助因摄入肉食过多而产生的上火,也可促进肠胃蠕动。
住 · 确保充足睡眠
小雪节气要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抗寒能力。首先,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冬季应该早睡晚起,最好不要迟于22点休息。如果超过1点还不休息,人的免疫力容易下降,加之小雪节气后气温下降明显,太晚休息更易生病。
每晚用热水泡脚能刺激足底穴位,或者使用脚灸仪做脚灸,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防止冻伤,提高机体抗寒能力。
行 · 动则生阳,灸可补阳
专家提醒,人们之所以感觉身体发冷,多是阳气不足。中医有“动则生阳”的说法,因此建议市民多做一些锻炼,以室内运动为好,如乒乓球、羽毛球、跳绳等,不要太剧烈,以免伤了气血。
中医经络学指出,人的背部属阳,督脉从上到下沿脊柱纵向循行于背部,总督人体全部属阳的经脉,有统率、督促的作用。如对背部进行刮痧、捏脊、艾灸等,均可起到疏通经络、养心安神、增强免疫力的作用,对患有慢性疾病的中老年人也具有一定的辅助调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