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晏殊 北宋词人
燕子来时新社, 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 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 采桑径里相迎。 疑怪昨宵春梦好, 原是今早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注解:1 新社:古时分春秋两次祭祀土神,分称春社、秋社。词中指春社,时间介于立春和清明之间。是当时聚会游玩的盛会。2 斗草:古代妇女或以所采草的数量,或以所知的草名互相竞盛的游戏。
晏殊受到朝野关注之前,是一个农家子弟,对农村生活有相当深的了解。
这首词是为数不多的农村生活题材,一样不同凡响,写出农家少女的快乐生活和欢乐心境,富有感染力。
笔调清新,色彩鲜明,梨花、飞絮之白、碧苔之青、黄鹂之黄,共同组成一个动静相间、雅淡冲和的境界,特别是“池上”和“叶底”,对偶工整,意象也极具诗情。
整个上阙用笔未十分用力,但是自有让人心驰神往的魅力。
歇拍“日长飞絮轻”,时序流动之意,总结前面写景之句,“飞絮轻”的轻灵和柔和,不仅与“池上““叶底“所描摹的意境合拍,也引出下阙人事之悠然与闲雅。
过片以“巧笑“二字起笔,又以“笑从双脸生”煞尾,一个笑容之美,一个笑挂双脸之盛,采桑女子的明快活泼,天真快乐,扑面而来。
两个邻家女孩,采桑小路相遇,一女笑容引起另一女疑问,以为是昨宵好梦,带来好心情,原来是今天斗草游戏中赢了,不禁喜从心起,甚至还夹杂些自鸣得意的小心情。
纯粹,自然,干净。这种健康少女的形象,与深闺重院,楚馆歌女完全不同。她们生活在自由的天空下,无羁无绊,自由畅快,随心适性,心情亮丽快乐。
或许是晏殊在长期谨小慎微的生活中,各种严格规范的压抑下,对以往田园生活的深情回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