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9,星期六,阴。《儿童的人格教育》读书笔记。86/182。
晚上十来点就睡了,可是早上一睁眼就差不多十点了,睡在身旁的两个宝贝还正香,看来依偎在母亲身边最有安全感。
第八章 孩子在家庭的位置:儿童的心理处境及其矫正
上一章我们就谈到了儿童在家庭中的位置对其社会情感的影响。“长子、次子和老三的发展各不相同,而这种发展又是和他们在家庭中的位置相适应的。”,阿德勒说一个人的生活风格通常在4岁或5岁的时候就已经确定下来。大约在五岁,一个人对于世界的观念通常已经确定和固定下来了。所以如果在童年时期形成了一些不良看法没有被矫正过来,那么,“任何数量的逻辑或尝试都不会改变他后来的成人行为。(80)” 想来也是,虽然长大了,但是感觉自己的思考模式、心态想法和小时候没有什么区别。阿德勒说,儿童的成长总有一些主观和独特的东西,教育者必须对儿童独特的个性有所理解,不能用千篇一律的法则来教育儿童。当儿童对情境缺乏理解和认知时,他们就可能犯同样的错误。还有许多其他的情境会对孩子的性格 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p81)阿德勒在这里举了案例,我们经常看到一个家庭的两个孩子中一个好而另一个坏,我们可以研究发现那个坏孩子对优越感的追求过于强烈,试图控制所有人,并尽力控制周围环境。相反,另一个孩子乖巧、听话、安静、谦逊,是家里的宠儿。这个好孩子发现借助优异的行为可以获得更多的承认与认可,并成功战胜了与之竞争的玲一个孩子。而这个坏孩子显然就没有希望通过更好的行为来超越这个好孩子,于是,就走向了相反的方向,也就是尽可能调皮捣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