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离别来临

一直觉得,我们接受的课程里缺少关于接受离别的教育。往大一点说就是缺少关于离别,失去,死亡的教育。当我们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我们代表的是希望,是被保护的未来,所以,成人的世界希望我们接受美好的教育。自动为孩子过滤了死亡,黑暗等。这是有必要的。但是失去,死亡,黑暗,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在我们成长到青年的时候,其实我们需要这方面的引导和教育,而不该刻意去回避了。很多的人包括我自己都是在痛苦中学会这一课,没有任何防备,就那么生生的从愕然不可置信到痛苦伤心,逃避,最后慢慢等着它结痂。我们的教育没有宗教信仰,没有对死亡,对失去的描述,我们都是在经历了这些痛苦后开始寻求答案,开始往宗教,往佛教,道教,禅宗各种方面去寻求那个可以疗伤的精神圣品。


作为一个最典型的80后,我们这一辈人都是被父母宠着长大的,可以说是最开始被保护的一代人。所以最开始的标签任性,垮掉的一代都是这么被保护着任性的来的。我们接受了更多的教育,没吃太多的苦,以为生活就是那些考试成绩不够好的烦恼之类的,没有受到太多生活的折磨,当突然遇到生死,遇到失去之类人生最大的痛苦和考验的时候,那一刻我们的大脑是停摆的。没有办法去接受这些痛苦。甚至觉得生无可恋。第一次对死亡的恐惧和痛苦在亲人故去时轰然来了。那还是高中的时候,爷爷的突然离去。原来生活从来不是那么只有平静的,还有痛苦和无能为力,那种你再也没有机会见到至亲至爱的人,再也没有机会去报答深爱你的人,原来生活如此残酷,那么无常突然,那是第一次面对死亡。是生活第一次绝情的举刀。然后你慢慢适应,好像是长大了。还是抱着希望,期待着美好的未来和明天。对于死亡你可以说是无常,是命运。可是当你恋爱了,那么相爱,那么快乐的两个人,想着能天长地久白头到老,从没有那么信任一个人,从没有那么笃定一件事。可是不知道什么时候爱就变成了怨。然后另一颗心原来不是你付出真心就能换回真心,哪怕最开始心心相印,但是人心却会变。原来除了天道,人心也是最残酷的。这一切好像轻描淡写,但是真正经历过的人,都会知道那个过程有多难熬。但是熬过来了也就忘了那段煎熬。只是心不在炙热了。因为你发现人生在世,什么东西都不是我们能决定的。也没有人是能陪伴我们一辈子的。人生而孤独。你想牢牢抓紧这些,但是抓不住。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这一切就这么离你而去。你越长情越痛苦。你在乎的越多越难受。所以好像不怎么重感情才会快乐。可是真正的快乐就是因为你看重那些感情,在意那些温暖才会幸福啊。可是这是一个悖论。所以人们发明了一个活着当下的说法。是的,在有亲情的时候好好对自己的亲人,在一起其乐融融,朋友在一起的时候肝胆相照,珍惜彼此,恋人在一起的时候就不要问以后和未来,就快乐的在一起。是的,这样是很好。可是当你品尝了这最好的亲情,爱情,友情时,你都希望这是永恒存在的,最起码一直伴随在自己生命的最后。想倾尽自己所有去守护这些,获得这些,可是无常的生命却告诉你这是不可能的,你在努力都不可能永远拥有,就好像是你偷来的一切,任何时候都有可能被收回。这世上没有什么是真正属于你的。人生本来就是一个悲观的存在,哪怕你再积极。或许是我太消极了吧。我没办法接受离别。我们所有的课本里,关于离别也就一个朱自清的父亲的背影,印象深刻。或许这门课不是课堂能教的。但是生活中关于离别来临时该如何的说法。哎,关于失去,终究是一个人的修行。只愿每个当下都珍惜。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人活世上,有一种必不可缺的是什么?是朋友。朋友是什么?刚开始我能准确的定义为,志同道合,义气爽快的朋友,慢慢的我的...
    亚墙阅读 4,093评论 4 4
  • 简介: 本书是作者读《鬼谷子》的笔记,共有十四个篇章,因十三、十四遗失,所以共整理十二篇章。每篇都按照序、体、结的...
    灰常出色阅读 7,552评论 3 15
  • 今天先上图,对,就是这个货。所有被标题吸引的孩子请注意啦,此重口味,非彼重口味,对不住啦(阴险脸,原谅我做一次标题...
    玲玲筱雪阅读 3,203评论 0 2
  • 我们因为朋友的关系,陪伴彼此度过了最美好的青春,成了最了解对方的人,我们再因恋人的关系,一起到了白头。 接到李潇电...
    逐梦菇凉阅读 5,542评论 26 33
  • .show()显示匹配的隐藏元素show(speed,easing,complete)speed:slow/600...
    郭子林阅读 1,48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