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2《纸的发明》

蔡伦和他的造纸术——《纸的发明》

笨重的竹简不易阅读、携带和保存,轻便的丝帛价钱昂贵,难以普及。只有轻薄、光滑、便于携带、价格便宜的纸能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我国的造纸术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影响了全世界。

一、护眼的作业本是不是噱头

在购买图书和作业本的时候,有选择困难症的同学一定十分纠结,到底什么样颜色的图书和作业本对眼睛更友善呢?

有人说,使用底色是绿色的书本,可以更好地保护我们的眼睛,缓解视觉疲劳。事实果然如此吗?

其实,如果眼睛能说话,让它选择让自己最舒服的色彩,绿色和青色很可能位居前列。我们在埋头苦学很长时间以后,让眼睛眺望远方的绿树青草,眼睛也会觉得很舒适。这是为什么呢?原来,绿色和青色对光线的吸收和反射都比较适中。当我们看到青草和绿树时,它们不但可以吸收强光中对我们眼睛有害的紫外线,还能减少强光对眼睛所产生的耀眼刺激。从这个角度来说,绿色的书本确实要比耀眼的白色书本好一些。

不过,仅仅依靠看绿色书本就想要达到保护眼睛、缓解眼疲劳的目的,可是万万不够的,我们的眼睛在疲劳时,最需要的还是休息。比如,在长时间盯着书本之后,我们需要眺望远方的景色,让睫状肌得到放松,这样才能缓解疲劳。否则,使用绿色的书本,却不给眼睛放松时间的话,眼睛依然会提出抗议的!

二、埃及的莎草纸

其实,古代发明造纸术的国家有两个,一个是中国,另一个是埃及。聪明的古埃及人发明了纸莎草造纸术。

纸莎草是一种类似芦苇的葱绿色水生植物,它们在古代主要生长于埃及的沼泽和池塘之中。这些纸莎草可是又高又粗的大家伙,它们的茎高可达3米多,就是最高的篮球明星也不如它们高;它们的三棱形株干极粗,大概有人的手腕那么粗。

用纸莎草制成的纸轻便柔软,坚固耐用,任意卷曲,非常适合记载文字或绘制图画,携带也十分方便。有了纸莎草纸,人们不像从前那样,只能依赖泥土、石块、树木、陶器、金属、龟壳、兽骨、竹子等材料记录信息了。

可是,大约在公元9世纪时,纸莎草纸竟突然绝迹了。直到19世纪,学者们才发现了纸莎草纸的书籍和绘画。不过,虽然学者们在考古时发现不少纸莎草纸的书籍和绘画,却无法获得纸莎草造纸术的方法,纸莎草造纸术和埃及金字塔一样,成了世界之谜。

令人惊奇的是,这个世界之谜,最终被一位叫作哈桑·拉加卜的人揭开了谜底。

哈桑·拉加卜生于埃及亚历山大一个名门望族,曾是一位电力工程师,还出使过中国。他在做埃及驻华大使时,希望从中国造纸术中得到启迪,重新探索古老的埃及造纸术。

1959年,哈桑·拉加卜卸任回国,决定继续探索纸莎草纸的制作工艺。摆在他面前的是两大难题:一是纸莎草在埃及境内已经绝迹;二是纸莎草纸工艺已失传上千年,无任何资料可查。

没有纸莎草,哈桑·拉加卜就背起行囊,在尼罗河上游、南苏丹沼泽地带搜寻到了可供栽培的植株壮根,再把这些壮根带回种植;没有纸莎草造纸工艺,他就探索造纸工艺。1970年,哈桑·拉加卜终于研究出了纸莎草纸制造术:

第一步,取髓。首先要割下新鲜的纸莎草,再去掉叶子,剥去茎的绿色外皮,取得里面雪白的髓,这髓是制作纸莎草纸的核心材料。

第二步,泡髓。把白白软软的髓切为薄薄的长片,把髓片放在清水中浸泡数天,这是为了除去里面的糖分。

第三步,去水。把已经在水中泡好的长髓片放在木板上,用木槌反复敲打它,这是为了将水挤干。

第四步,黏结。将挤干水分的长髓片两端切齐,再按照横向、纵向两个方向把长髓片交叉着拼放起来(这样制作出来的纸莎草纸纤维经纬交织,非常好看),上面用石块压紧轧平,被挤出的糖质黏液能使长髓片相互黏结起来。

第五步,晾干。几天后,一张相互粘连的纸莎草纸就制成了。

第六步,磨平。纸莎草纸晾干以后,再用象牙或者贝壳磨平草片的表面,纸莎草纸就制成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哈桑·拉加卜终于造出了与古埃及时期一模一样的纸莎草纸!

埃及画师们终于可以在纸莎草纸上作画了!他们最喜欢临摹的作品是《生命之树》:

一棵大大的洋槐树上,停着色泽各异的鸟儿,四只头朝东,开端是怯生生的幼鸟,之后鸟的神态逐步从初生牛犊般炯炯有神再到年迈时的壮志未酬,最后那只则淡定自若,头朝向西,安然面对死亡。生命之树上,五只鸟儿五种神态,精致地浓缩了人的一生。

三、洛阳纸贵

故事还要从左家说起,殿中侍御史左雍很头疼,头疼的原因是他的儿子——左思。左思面目丑陋,说话迟钝,令他十分担忧。

不过,左思写得一手好文章,他生性不爱与人交往,便把热情和精力都投入到了创作中去。

西晋武帝泰始(265—274)年间,左思的妹妹左芬被选入宫,左思一家迁居京都洛阳。在洛阳,左思想要写一篇描述魏、蜀、吴三国都城的赋。

在左思作赋之前,著名的文学家陆机也打算作同样主题的赋,听人说左思正在拟作,陆机不禁拊掌讥笑,甚至在给弟弟陆云的信中写道:“这里有无知之辈,竟想作《三都赋》,待他把成品拿出来,我可以用它盖酒坛子。”

构思和创作《三都赋》时,“无知之辈”左思在家中很多角落都放置了纸笔,甚至是厕所里也有纸和笔,就是为了方便自己在灵感出现时,随手记录。经过十年的创作,他终于以超越常人的毅力,完成了《三都赋》(包括《魏都赋》《吴都赋》《蜀都赋》)。在《三都赋》中,他采用赋特有的铺排扬厉的笔法,描述魏、蜀、吴三国都城的优美形胜,气势宏大,蔚为大观。

但因为左思身份卑微,《三都赋》一开始并未引起世人重视。左思想,自己的赋绝不比前人的作品逊色,就请了当时的名家皇甫谧、张载、刘逵等人为自己的《三都赋》写序文。经过官高名显、博学多闻的社会名流的称誉和提携之后,《三都赋》名噪一时,洛阳城中豪贵之家竞相购买纸笔传写誊录,洛阳纸价受此影响,竟然大幅上涨了,这就是“洛阳纸贵”的由来。

就连当初说要用左思的《三都赋》“盖酒坛子”的陆机,也对左思的文辞妙绝表示叹服,认为自己无法超过他,干脆把笔搁下了。

四、纸张划破手为什么这样疼

我们每天都要和纸张打交道,不小心就会被纸划伤,这种伤口看起来很不起眼,却疼得要命。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这是因为纸划伤皮肤后,还会留下一些刺激伤口、让人感到疼痛的物质,这些物质包括纸本身的化学涂层纤维、细菌和细小颗粒物等。

同时,由于纸划伤的伤口很小且很浅,伤口会很快愈合,而闭合的伤口几乎不会流血,因此无法把这些物质冲走,它们就会被留在伤口里面。因此,纸划伤的伤口,虽然毫不起眼,却让人疼痛难忍。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