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14公文写作之“万事开头难”①

古语常说“万事开头难”,写公文材料也是如此。

这样“难”的开始,每个人的操作都不一样:

有的人习惯性拖延,磨蹭个两三天,先把手边其他的事情做完,没有任何借口了,才慢慢的执笔;

有的人会坐立难安,无数个小动作之后,无可奈何的草草开始;

有的人会看很多篇别人写的材料,看着看着,任由时间流逝,自己要写的材料还是没有开头。

这些毛病我全经历过,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浪费了很多时间,效率低下。

身边的人安慰我:写材料真的很难,你已经做的很好了。

殊不知,这样的安慰只是帮我找了另一个接口,该掉的头发依然会掉,该做的事情还是要做,畏难情绪没有丝毫减少。

那效率高的“开头”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笔者认为,对一名非“资深”笔杆子,接到写作任务,开好头起好步,要做到“三个明确”“三个务必”:

“三个明确”:

一是要明确写作的目的。这篇公文是做什么用处,如果是领导在某个大会上讲话,那就要指导会议的对象有哪些人,会议的目的是什么,会议由哪些议程,这直接决定这篇材料的深浅、措辞等等。

二是要明确材料的篇幅。在知晓写作的目的后,一定要再次敲定材料的篇幅,篇幅决定架构,内容重点,对谋篇布局非常重要。

三是要明确写作的风格。如果是在非正式场合的讲话,语言要通俗化口语化,要适当点一点相关的要求;如果是在正式场合的报告,要注意语言的严谨,包括是否引用名人、官方、上级的的要求。

“三个务必”:

务必提前找好参考资料,可以避免中间自己的思路被不断的打断;

务必在一个安静的环境,如果实在没有条件,那就准备一副高质量的耳机,避免被打扰;

务必保持充沛的精力深度思考,众所周知,写公文材料是一项耗费精力、全面体现笔者逻辑思维能力的工作,所以一定要保证充足的睡眠,让思维高效运转。

这些总结是自己的亲身经验,也可以说是“血泪史”,希望对读者有所启发,少走弯路。

笔耕不辍、熟能生巧,才能快速的进入状态。所以,如果要走“笔耕”这条职业道路,平时一定要注意多积累、多练习,才不会出现“书到用时方恨少”“才思枯竭”的无力感。

最后祝愿大家写有所得、写有所有、写有所获!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