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D演讲的秘密》读后感

我们的生命是不是自己的

    前段时间,犯罪心理学专家李玫瑾题为《青少年常见心里问题与对策》的演讲视频在网络火了一把,我也成了当中传播的一员,因为她对当下很多的教育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真希望我身边那些在为孩子头痛的父母们都好好看看,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视频里,李玫瑾在提到马加爵杀人案以探讨生命的意义时,抛出了一个问题:“我们的生命是不是自己的?”

001 轻生

    新闻里,有一个12岁少年,因为作业没完成,被老师约见家长并挨了一顿批评后,直接从教学楼跳下去了。我一直想当然地认为,我们的生命当然是属于自己的呀。可是,每一次,在听到这样的消息时,我的心都会紧缩,甚至在心里痛其不争:“自杀是最笨的选择。"也会想到,这将给一个家庭怎样的冲击?他的父母该怎么办?如果说,结束生命只是一种个人行为,那为什么会在每个看到消息的人心里都掀起波澜,并且成为一个报道的新闻?

    李玫瑾教授给我们举了一个例子。她说,每个人在生命的前半年,包括3岁之前,是完全不能自主的,都是依靠别人的抚养长大,所以一个人只要活下来,必定都有亏欠,欠自己的父母,欠这个社会,这就像我们进餐馆吃饭一样,你能吃完饭一抹嘴吧就走吗?说”生命是自己的“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说法。

002 轻身

    2012年初,我最好的朋友失去了她最挚爱的哥哥,因为急性白血病。哥哥是倒在讲台上的,他有一个深爱的妻子和一个活泼的儿子,父母双全,还有一个从小就崇拜他的妹妹。朋友整整一年都没有从悲痛中走出来,直到现在,她每次提到哥哥仍会黯然,即便是我,也一直想问:哥哥怎么忍心就这样走了?在我印象中,哥哥喜欢打篮球,爱好文学,工作后一直是学校教职队伍里的中流砥柱,而且任劳任怨,他唯一做得不对的事情,就是太轻视自己的身体健康了!就跟社会上很多风华正茂却因为过劳而猝死的人一样,一旦走到生命的终结,才发现悔憾已经来不及了。

    所以,为了自己,为了家人,都要好好珍惜自己的身体,不管生命是不是自己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演讲小白说“朋友” 请问“朋友”和“伙伴”“闺蜜”有什么区别? “朋友”用什么机器来检验? 1.“朋友”掉价 近些...
    猫布笑笑阅读 270评论 0 0
  • 今晚要开始练习演讲了,毕竟我是立志用18分钟站在TED的演讲台改变世界的人。从今天开始,我要想一个意向不到的开场白...
    位一一阅读 1,224评论 0 0
  • 文/抒同 写个长一点的故事 “我们似候鸟般迁徙,相遇,分离。 你碾碎了时光,我迷失在青春里。 离散的终究归尘,执着...
    抒同阅读 683评论 0 3
  • 1.闭目塞听,专横独断,只能一条路走到黑!观点鲜明但不固执己见才是更好的选择! 刚好有亲身经历加以佐证:昨天,外婆...
    梓毓爸阅读 216评论 0 0
  • x先生,不知道你有没有这种体验,在开学的最后一个晚上,特别不想睡觉,特别留恋家的感觉。小时候在作文里常常写家是我们...
    金桔柠檬水果茶阅读 15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