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有一个独特的商业现象——免费。前些年还有一本很火的书,就叫《免费》,为这种商业模式提供了很多论证。用免费或者补贴的方式创业,也是前些年的主流。
其实,这是个必然。只要出现了大规模迅速读写的设备,不管是早期的磁盘机,还是后来的光盘,还是再后来的互联网,免费这种现象的出现就不可避免了。
雅虎的杨致远和费罗首创了免费的互联网服务,并且找到了广告这种商业模式,这才让互联网成为一个开放、免费的工具,互联网成了一台巨大无比的复印机。
这批企业的成功,带动了一个巨大的免费浪潮。
对啊,先进企业取得成功的模式,难道不就是后来者效仿的对象吗?你收费,我就免费。你免费,我就补贴。于是出现了这么个现象,羊毛出在猪身上然后把狗给挤死了。
对用户免费,对广告商收费,然后把原来这个行业里的企业挤垮。一个个互联网领域,信息服务,安全服务,社交,通讯全部被攻陷。第一批这么干的企业,普遍是比较成功的。
那这种模式究竟好不好呢?你说他不好吧,它几乎是互联网创业的标准模式,从最早的雅虎,到后来的谷歌、Facebook、中国的腾讯、百度,都是靠这种模式起家的。
你要是说他好吧,这些年真靠免费模式成功创业的企业,又屈指可数。大部分公司采用同样的商业模式,甚至技术水平也不算差,却很快死掉了。这是咋回事呢?
顺带着还出现了一个怪现象,就是创业这件事,变成了一个风险很高的事。
现在,这好像是共识了。但是你跳出来想想,这不是很荒唐吗?过去200年,人类经济一直处于急速膨胀的过程中,财富规模不断扩大,那做生意的空间应该越来越大才对啊。
我们从日常生活中也可以有这个经验。你只要本本分分做生意,货真价实童叟无欺,哪怕就是摆个早点摊子,能赚钱养家也是大概率的事。创业怎么会变成一件风险很高,九死一生的事呢?
吴军老师提供了观察这个现象的一个全新的视角。
过去我们都以为,成功企业采取的经营方法和竞争手段,天然就是初创企业学习的对象。但是,这一次不同。
互联网企业采取免费的策略,它针对的对象有两个。
第一个是显而易见的,就是原来采取收费方式经营的那些传统企业,通过免费的方式把他们挤垮。
但其实,他们还有第二个针对的对象,那就是防止后来的企业抄他们的后路,说白了,就是防止初创企业以同样的方式崛起的。
拦住初创企业崛起的,有两个机制:
第一,都免费了,初创企业还能怎么挣钱养活自己发展业务呢?靠广告?广告天然是需要规模的啊,那当然就是头部企业的优势。小公司无法聚集起规模的流量。所以,免费这种模式,天然是头部企业的护城河,拦住的就是小公司。
吴军老师算了一笔账。
就拿2016年来说,全球互联网产业的收入不过3800亿美元。
你可能会说,3800亿美元是两万多亿人民币呢,不少了。但是这要看和谁比,电信运营商和设备商(包括苹果公司)同期的收入可是高达3.5万亿美元。
而在这3800亿美元中,Google一家就占了近1000亿,去掉了1/4。接下来的亚马逊、阿里巴巴、Facebook和腾讯这四家又占掉了1000亿,你如果再把第二梯队的加进去,基本上就没有剩什么了。你看,哪有初创企业的盈利空间?
说白了,免费模式在让很多消费者享受到不要钱的服务之后,也让行业的总收入规模大幅减少。头部企业独享免费红利,把也想走这条路的初创企业的未来给夺走了。
大企业拦住初创企业崛起的,还有一个机制。就是让初创企业提供的服务变得没有用。
创业圈子里,你经常会遇到一些人,拿着商业计划书说,我的这个产品设计比微信好,比淘宝好,所以,我能击败腾讯和阿里巴巴。
这就是看问题视野狭窄了,不是说他们的产品设计有问题,而是产品设计得好,也没有用。
为啥?因为免费模式的产品,不是你用的那个App,它真正的产品就是用户和用户的数据。
它通过免费,把用户吸引来,然后把用户的注意力卖给广告商,或者是把用户在上面的数据做开发,再卖给别人。
有一句话说得好啊,“如果你买了产品但是不需要付钱,那么,你就是产品本身”。
用户不一定是因为产品好而留在他那里的,而是因为用户的数据、社交关系和使用习惯留在了那里,再想迁移,成本太高了。
举个例子,前些年用功能手机的时候,换个手机很方便,把SIM卡拆下来装上就行了。
而现在智能手机时代,换手机,是要把上面的软件重装一遍,而且必然要承担数据丢失的损失,迁移成本太高了。
很多人想,既然价格是零都没法做生意,我倒贴钱是否可以。答案是否定的。
比如,从2004到2010年,微软花了大力气试图在搜索上和Google竞争,当时它的现金储备比Google多好几倍,因此它采用倒贴钱的方式鼓励大家使用它的搜索服务,大约每搜索一次可以获得五美分(三毛钱人民币)的变相奖励(变成积分买东西)。
但是那样除了每年烧掉十几亿美元的市场推广费之外,对市场占有率的提升没有帮助。你看,不仅初创企业这么做不会成功,就是像微软这样的巨无霸也搞不成。
上面说的这两条原因,就是很多互联网公司坚持不了一两年就死掉的根本原因。
前两年,我们开始做知识服务的时候,其实也是觉察到了,走免费模式此路不通。
但是,我们是出于一个简单的直觉。做市场有需求的东西,总是能卖掉的。如果免费是唯一的道路,那为什么苹果公司的产品不仅不免费,而且卖得还很贵呢?
如果免费是趋势,为什么恰恰是苹果公司,而不是Google和Facebook是世界上的第一大公司呢?
但是看了吴军老师的专栏之后,我才开了一个大大的脑洞,算是把背后的机理想清楚了。
这件事给我们的提醒是,世界的变化往往是出乎人的意料的。
过去,我们觉得小公司学习大公司是天经地义的。但是谁成想,现在大公司的打法,恰恰是针对小公司的。
这是市场竞争格局的一个巨大变量。但是,这几年,大量创业企业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件事情的发生。
1. 有的领导者喜欢经常见到他们的员工,让员工有机会和他们进行比较私密的、一对一的交谈。这种互动会形成员工的信任感,而基于这种信任感,一条短信、一个朋友圈中的点赞,都会促成强有力的动机意识,形成激励。
2. 葛优有一句台词说得好:“你老让我经历风雨,就是不让我见彩虹,我不干了。”良好的反馈机制是激励员工的重要前提,应该让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得到关于工作表现清晰的信息。不仅是从上级那里得到,更重要的应该在工作过程安排上,让员工有机会自己看到。
3. 让员工参与自己工作目标的制定,可以产生激励。目前很多企业的KPI,都是上级拍脑袋定的,即便是再合理,员工都会有一种“被强制做事”的感觉。让员工参与制定KPI,有利于上下级之间的信息共享,自主意识增强,进而更有“干劲”。
4. 管理者给员工设定困难的目标,会产生激励作用。但是请注意,这里的目标不能过于困难。通用电气的传奇CEO韦尔奇曾经把那些非常困难,但通过努力还可以达成的目标称为“stretch goals”,延展性目标。也就是说,要给下属设置他向前延展一下,还是可以达成的目标。
报酬总水平必须要达到一个大家觉得合理的水平,水平过低会让人觉得不合理,完全留不住你需要的人。我们从这里往上分析,如果增加报酬水平,一定会产生激励效果,这其中又有什么样的逻辑呢?
1.效率工资与失败成本
还是从上一篇那个例子开始。比如,一个人在一个岗位上每年的税前收入是8万。在类似行业、类似规模的企业里,相似岗位、相似年资的人,收入大约都是8万左右,于是,一般情况下这个报酬水平就会被认为是合理的。但是,在这种“合理报酬”的状况下,如果工作负担也比较接近,这个工作报酬会被认为是正常的。正常的报酬水平,不容易产生较强的激励效果。大家也就是完成工作的基本要求,不会有追求更高目标的动机和动力。
那么,如果报酬不是8万,而是12万,又会怎么样呢?毫无疑问,这个时候就会产生较强的激励效果。这个激励效果从哪里来的呢?我们还是从动机的角度来看,这时,多数人会产生一种工作岗位的珍贵感,认为这个工作机会来之不易。而如果自己不够努力,比如经过末位淘汰,就会失去这个工作。而一旦失去这个工作,你就只能到市场上去找类似的岗位、类似的工作。
类似的岗位,类似的工作,前面说了,市场的行情就是8万,这是所谓的“合理报酬”,也是市场上的一般价格。于是,你就失去了挣到12万报酬的机会。这就很可惜。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人们会产生激励感,就是一定要努力工作,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以免被老板开掉,失去能够赚12万的工作机会。
前面的这个逻辑,起始于一个故事。当年福特汽车公司招收技术工人,给的报酬是一天5美元的日工资。你知道当时汽车行业工人的日平均工资是多少吗?2.5美元。福特给出的,是市场价格的整整一倍。现在关于这个故事,有很多的版本。比如有人说,当时的情况是工人的流失率特别大,福特这样做,是为了稳定员工队伍,防止不断招收新工人,培训费用太高。所以,福特是把培训费用节省下来,用于工资的发放。
反正不管故事是什么版本,福特心中又是如何盘算的,但结果大家都看到了,就是福特给了自己的技术工人比市场报酬水平高一倍的工资。多给了一倍工资,效果怎么样呢?首先,员工非常稳定,第二,员工努力工作,防止因为业绩不佳而被开掉。这就是一种来自于金钱的激励,而且是一种来自于内在心理约束的高质量激励。
后来由此总结出来一个重要的概念,叫做“效率工资”,意思是通过这样的报酬水平安排,可以引发出高质量的工作,所以,这个工资是引发出高效率工作的工资。与效率工资相关的一个概念,叫做“失败成本”。什么意思呢?就是给了高于市场水平的效率工资,员工还不努力付出,他一旦被解雇,就没有办法挣到多出来的那部分工资。那部分工资,就是一种失败成本。因为担心失败成本较大,员工就会让自己的业绩更好,行为更检点,这就是刚才说的内在激励的来源。
2.什么时候该给高效率工资
了解效率工资和失败成本的概念,对于强化激励、搞好管理工作的意义是很大的。每一个管理者都应该经常性地考虑一下:你的下属,他们的失败成本究竟有多大。如果一个人的失败成本很大,他通常会进行自我约束;而如果一个人的失败成本不大,往往激励和约束这些重要的管理逻辑,就都不成立了,管理手段也会失效。
那么,什么时候该给员工“效率工资”?也就是要高于市场报酬水平额外给钱呢?一般来说,员工的工作越难以在过程中被外部人监督到,越依赖于工作者的责任心和自我激励,就越应该给予比较高的报酬水平,也就是我们讲的激励性报酬。
比如,一个企业的最高层管理者,他们的努力对于企业业绩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对于这个管理者的所有行为,你就没有办法从外部监督。
我们现在的体制内企业,当领导人离职的时候,都会有一个离任审计。但是,不管这个审计搞得多么到位,你都是顶多知道这位离任的企业负责人有没有违法违规的行为,至于他在工作的过程中,是不是恪尽职守,把所有该他做的事情都做了,你是不知道的。
其实,这种情况又何止是在企业的最高层,各级领导者,甚至是基层员工,其实都有可能并没有把他们应该做的工作做到位,甚至还做了很多负向的事情。不过,他们是不是把所有他们该做的事情都做到位,虽然你不知道,可当事人是非常清楚的。那么,如何激励他们把该做的都做到位呢?就是要从动机层面解决问题。很重要的,就是要设定激励性报酬,把报酬给到位。
福特的效率工资,就是一种把报酬给到位的方法。在这个方法里面,通过强化考核和淘汰,就把失败成本的逻辑完全发挥出来了,再进一步,把激励性报酬的作用机制发挥到了极致。考核和淘汰,是整个逻辑链条的一个关键。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没有严格的考核和淘汰,光是给予高出市场水平的报酬,有没有激励效果?答案很简单:没有。否则,就不会有那么多所谓的“好工作”。
这种所谓的好工作,“性价比”极高,绝对收入虽然并不高,但工作没有负担,基本上就是混时间。一方面,拿着旱涝保收的工资,另一方面,又是每天养尊处优,无所事事。他的单位时间的收入水平,比在外面风吹日晒、辛苦打工的人不知道要好多少。但是,你看他珍惜吗?相对还不错的报酬水平,对他有激励吗?没有。因为没有失业的压力,所以,他并不珍惜这个还不错的好工作。
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这四十年来,这种人、这种岗位,在我们的体制中已经少太多了。在我小的时候,身边有大把这种报酬水平高,但没有考核、没有激励、没有压力的人,因为没有失败成本,所以,拿到高报酬,他们也并不知道要珍惜,就更谈不上报酬的激励意义了。后来,改革开放了,有了逐渐严格的考核,混日子的岗位越来越少,于是,凡是报酬水平相对好一点的高地,大家都格外在意要把它守住。这就是“失败成本”这个东西在发挥作用,于是,报酬就有了激励的含义了。
总结一下,为什么要多给钱?就是要获得激励效果。因为如果只给市场上大家认为合理的价格,不会有激励效果。要想有激励效果,就必须要多给钱,多给钱的同时,还要注意有严格的考核和淘汰作为配套。因为有失败成本,效率工资的激励价值才有可能体现出来。
3.什么岗位需要多给钱
接下来,你可能会问我:什么样的岗位或者工作是需要多给钱的?我告诉你,凡是外部不好监督作业过程,不好监督工作努力状态的,甚至不好简单、即时地判断业绩结果的,都需要多给钱,需要通过激励性报酬让个人的动机更充沛。
比如说,华尔街是经常会出大事的地方。华尔街每次出事,过两年你就会发现,高级管理人员的报酬就会上涨不少。为什么呢?就是因为这些人的工作不好监督,而且就算是业绩结果出来了,你在短时间内也没有办法判断,这种业绩是不是短时间的,是不是以损害公司长期成长的代价获得的。那么,怎么办呢?就是增加报酬的水平,增加这些高管的失败成本,进而让他们进行自我约束。一旦某个高管被公司解雇,一旦他们有什么负面的消息影响到声誉,他们一般都没有办法赚到原来岗位那样的高报酬。就像电影《利益风暴》里面所描述的那样,你可以拿到很好的补偿金,但你在这个行业的前途,就没有了。
现在,我们总结一下这两天的课。思考物质激励问题,首先需要考虑报酬的总量水平是不是合适,我们后面还会讲到,除了总量水平之外,还需要考虑报酬的结构,工资多少,奖金多少,要不要给期权。是朝三暮四,还是朝四暮三。不过,你一定要记得,比报酬结构更重要的,是总量的水平,这是头等重要的,一定不能少于行业的平均水平,否则就会出现负向的淘汰。劣币驱逐良币,你就留不住优秀的人。
当然,留住人并不等于可以激励人,激励人还必须要给出比平均水平高一些的报酬,这就是激励性报酬的意思,但光是多给还没有用,还需要同时加强考核与淘汰,让失败成本变成一种特别现实的威胁,只有这样,才能形成真正的内在激励。
跟着电影学管理 | 《利益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