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复仇》影评
当高德乐认真对比完大衣上的枪眼后,开枪了结了大佬冯,一枚旗子飘了起来意味着复仇接力棒的终结,在这被诗化处理的故事线条的末端却给出了一种黑色的信仰的统一。
Part 1 诗化的故事线条
杜琪峰的叙事风格很像科恩兄弟,游走在“看似每个人都可以控制局面,但局面的发展往往却不受任何人的控制。”这条怪诞的叙事道路上。而这种无能为力左右事态发展似乎是要强调命运,而杜琪峰善于给电影的主题(人)加上各自的性格伏笔,因此,超出想象的故事结局又有其必然发展的结果。
非单线叙事结构在黑色电影中早已司空见惯,在经过几次看似偶然的衔接后,两个叙事双方成了平行关系,但未达到真正的统一。它们交替的出现在矛盾的制高点共同推动着情节的发展。于是我们就看到了如下的场景关系。
场景1 高德乐决心为女儿一家复仇
场景2 杀手3人组在执行老板冯安排的任务
场景3 高德乐以雇主身份加入了杀手3人组
之后的常规线性叙事模式,似乎朝着可以想象和推理中继续发展,然而在至使至终都没有出现双方统一的的时候,于是简易的悬念设置暴露了双方的身份不可重合性和矛盾冲突的持续性。
一高德乐避开询问餐厅和房子的地址(佣金)
二高德乐用快过杀手的速度组装完了手枪(一名退役的杀手)
这些看似没有解决的问题表面上是紧扣一些叙事的技巧,但是在内容层面上,它们却暗含了影片所包含的主题。在通过这被诗化的故事走向中会被彰显出来,从而完成叙事的合理性。
不间断的闪回镜头出现在追查凶手的场景中,然后杀手3人组毫不费力的查出了警察无法得到的线索。之后随着地域性的迁移,故事也开始了进入主题,而雇主和杀手也在目的上达到了统一。
诗化的暴力
用不完的子弹,敏捷的身手,中枪后绝不轻易死去,这些元素几乎可以复制到枪战电影中,然而这部在香港电影流水线上产品打上杜琪峰的烙印后,它的一切变的那么富有诗意
烧烤场旁密集的树林,子弹充足的手枪,约定决斗般的对峙,枪战发生的条件都全部满足,如暴风来临的海面一般,很寂静又很期待。
在诸如此类的势均力敌的暴力冲突的前提下,无非有两种结果:一是用镜头去捕捉子弹飞行的轨迹和刻意渲染子弹的撞击声来表明这又是一场捉迷藏的游戏,二是用身体充当活靶,然后用抽搐的对话来揭示和衔接故事的链条。
然而杜琪峰并不喜欢吴宇森和昆汀那种对暴力的美化,他所追求的只有源于本质的真实。所以子弹没有在杜琪峰的指导下去留足它的轨迹。
在一片只有月光的树林里,始终用长镜头去刻画静的效果,偶尔用空镜头去赋予这些“静”微妙的起伏变化。背景出奇意料的搭配上管弦乐去弱化枪声的效果,没有富有动态的花哨拔枪动作和闪躲技巧,刻意营造的慢动作效果,茫然若失寻找目标的脸,这些都仿佛是一个个胶片上的影像,一切都十分的真实可视可听。犹如一首平静的叙述诗,旨在复原能听见心跳的场景。
诗化的非聚焦叙事
情节紧扣的叙事结构的处理可以让故事本身充满不可预知性和悬念,于是高德乐在失去了杀手的果断性格后负伤从而失败了第一次的复仇。然而贫瘠的语言似乎是杜琪峰对于人物性格把握的独特见解。可以看见除了杀手和雇主的交流外杀手内部没有过多的交流。
其实,杀手三人组这种数字概念可以合并为一种职业的惯性,即目标一致性。他们只是一种工具,重复一种游戏。因此不会出现如科恩兄弟那种集团内部具有矛盾冲突的可能性。在得知高德乐即将失意但是恋恋不忘未完成的复仇,他们没有去想复仇完后如何去享受餐厅和房子,而是在得知对方是自己曾经的老板冯的手下后依然选择继续完成复仇。
而在高德乐“如愿”的失忆并在主观上否认复仇的存在性后,导演及时的用另一条潜伏的叙事线来化解这个潜在的并不会激化的矛盾。杀手3人组开始为自己复仇。原因是冯报复了阿鬼的表哥,这是双方对等平行的格局第一次被打破,杀手3人组占据了叙事的主体地位。
垃圾场的暴力来的很突然,这完全符合叙事主体的连贯性。或许人人都希望它们可以突出重围杀掉大佬冯后扬长而去。但是如果将影片闪回会发现这个镜头将这种希望击败的粉碎
阿鬼将写有大佬冯名字的枪送给高德乐
随着杀手3人组的死去,雇主和杀手的关系断裂,平行关系被打破,于是高德乐接过复仇的接力棒开始好莱坞英雄式的前去复仇,故事饶了一个大圈最终回到最本质最直接目的的一点,也是矛盾激化的制高点,在平行关系断裂的前后俨然呈现的是两种相似的个人精神世界:个人信仰的趋于一致。而最终这两种关系达到了统一。
Praty 2 被风格化的镜像
站在镜子面前,镜里镜外都是一模一样的,只是左右的方向不同,然后动作确是那么的同步,永远不会出现断裂。
雇佣杀手杀人,自己却充当杀手,恐怕这不符合一贯的逻辑,然而高德乐却很乐意这么做,他曾经也是杀手,很享受杀人的感觉,这也许是他为什么不报警的原因,可能他想亲手手刃凶手,但是可以看出他对异乡的杀手同行并不信任。
1 高德乐没有回答阿鬼关于房子餐厅具体位置的问题
2 高德乐主动说出了房子和餐厅的位置和名字
2的前提是杀手3人组表现的很专业,带他跨越地理并且找到了仇人的地址。在一般情况下应该可以完成复仇,至少他是这么想的。
结果出乎他的预料,也出乎杀手们的预料,但是更出乎杀手们预料的是影片前后呼应的两条线索。
1 高德乐给杀手拍照以便记住他们。
2 高德乐躺在简易的手术台上说出他将失忆
于是这里出现了一个矛盾:高德乐即将失忆→在失忆前复仇→却无意得知对方是大佬冯的手下。
杀手3人组最后选择了职业原则,但是在杀掉对方后却留下了目击者老五,这看似是杀手的一个不可原谅的败笔。但是正是这个败笔留给了后面更多的发展空间
“能不能回头,阿鬼。”
阿鬼看了一眼他的同伙,“你知道我的为人,我们也知道你的为人。”
接下来与其说是大佬冯的报复还不如说是给高德乐制造失忆的机会。
阴冷潮湿的雨天,川流不息的伞群,高德乐像一只迷失方向的蚂蚁。孤独的寻找自己的同伙,如果那种关系还算是同伙的话。当我们离开电影本身去解读那种焦急的话,那么便可以认为,杀手也是人,拥有起码的信任,在褪去他们的外衣我们可以看见人与人之间的连接。是会拥有真诚,哪怕是厨师和杀手之间,当建立在信任和真诚的基础上就会变成一种信仰,或许他们不该去产生友谊,摒去物质的诱惑,既然俗话说艺术不分国界,那么这里也可以说,信任不分职业。在高德乐比对照片试图去找出他们时我们也翘首以待他们会相遇,我们认同了他们传达的互相信任。当高德乐最后长长舒了一口气的时候,我们也不禁深深陷入了那种情感。
“你认识他们。”
……
“我为什么要报仇。”
或许我们该为3个杀手感到惋惜,因为他们的成果没有得到认同。不过他们将要去为阿鬼的表哥报仇,这完全与高德乐无关。他们将那把写有幕后主使的枪和高德乐留在了远离杀戮的地方,或许他们的复仇是为了表哥也是为了高德乐。但是这谁知道呢。
不可否认,杀手3人组死的很悲壮,阿鬼最后可以算得上惨笑的死去,但是谁又能理解这笑容的含义呢,是不甘?是无奈?还是他料到高德乐会去报仇,这恐怕只有杜琪峰知道答案了。
最后的信仰
“我也认识他们,是吗?”
“他们是你的朋友,最好的朋友。”
其实上面的对话我们可以帮助高德乐回忆,阿柱对高德乐说:“我们已经为你报了仇,我们现在是朋友。”只是他现在已经忘了这句话,但是没有忘记那个信仰。
其实很难理解高德乐最后的复仇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是阿鬼他们复仇是为了他表哥的话,那么高德乐呢,为他女儿,可他已经失忆了,为杀手3人组?看上去是这样的,事实上,当高德乐开出第一枪后,我们在去讨论复仇缘由的话题已经失去意义了。
这是一个关于信任和信仰的主题,可以模糊的看出杀手3人组和高德乐其实是同一个人的镜里镜外,在失去生理本能的情况下依靠信仰去完成可能连自己都不知道是不是合算的使命,但在某一层面他们达到了统一。我们无法给出这种能驱使一个人的信仰的准确含义,但是贯穿整部影片,这种结果不是偶然的,突出表现化的结局背后,给出了杜琪峰自己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