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年10月23日至10月27日,劲草同行的伙伴们齐聚广西,由东道主美境自然主持伙伴们在广西参与交流体验自然教育、乡村营造和北部湾候鸟监测。这次在广西的体验中,美境自然带领各位伙伴走进扶绥渠楠,见证了渠楠白头叶猴自然教育基地的成长,又来到北海冠头岭,和年青人们一起趣味定向越野,体会足了参与的力量。
此次前来的伙伴们有:云南在地自然教育中心、中国红树林保育联盟、福建观鸟会、北京合一绿学院、北海天宁慈善基金会、广西野花自然工作室、深圳市绿源环保志愿者协会、康华社区等。
体验第一站,自然教育和乡村营造
伙伴工作坊的第一站是直奔渠楠。保护小区是一种社区保护地的形式,社区通过实施有效的本地治理对自我管辖范围内的自然资源进行保护。渠楠是广西刚刚成立的保护小区之一,称为扶绥渠楠白头叶猴保护小区。顾名思义,这里自然有白头叶猴了。 这不, 还没走出两步路,前方的护林员已经发现白头叶猴了,大家立马端起手中的望远镜和相机观察了起来。
白头叶猴是仅分布于广西崇左地区的一种濒危灵长类。它喜吃树叶、善于攀岩、夜栖洞穴,寻找到了独特生存方式。
据美境自然张颖溢博士所述,她猜测白头叶猴其实很亲近人类,喜欢生活在人类活动环境的周围,这样它的天敌之类反而不敢靠近。看,这是否是白头叶猴在告诉我们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呢?
其实本次八桂之行的目标,就是劲草伙伴们一起探讨如何寻找社区、志愿者和公众的力量共同参与到自然教育和生态保护之中。我们作为成长中的NGO组织,社区、志愿者和公众的力量即为他山之石,那么又该如何攻玉呢?
美境自然的罗利是渠楠自然教育的项目官员,她用PPT分享了渠楠的成长过程。
首先,渠楠的课程设计十分注重渠楠的特色和文化挖掘,重点突出当地特有的白头叶猴这一濒危物种、喀斯特地区典型的溶洞、扎染也是采用当地传统的染料工艺、收甘蔗玉米的亲子劳动也融入了生态循环的解释,对于风水林等文化的关注更是吸引了劲草伙伴的注意力。
其次,渠楠充分发挥了社区的力量。保护小区的成立是得到社区大会通过的,在此基础上社区居民自愿成为保护小区共管委员会成员,成员们组建了社区巡护队,妇女组成了文艺队,孩子们组成了青草社,为自然教育提供接待服务的也构成了接待户组,最近这些队伍加上村委、村民小组和美境自然、崇左白头叶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又制订了共管委的制度,协商参与保护小区和自然教育基地的规章制度建设。
这些参与的方式,顿时吸引了劲草伙伴们浓厚的兴趣,于是在和社区代表的交流滔滔不绝。渠楠的文化特色具体体现在什么地方,通过自然教育村民收获到了什么,对自然教育活动的开展有什么问题。村民解释到在渠楠开展自然教育,最重要的意义是影响了当地的孩子,当地的孩子也在活动中参与了自然教育活动,又和城市里的孩子结成了朋友,在学校里也成为了同学关注的焦点。而最大的不满意是美境自然设置的活动太密,村民们和孩子的家长沟通较少。看,每个人都在寻找自己的他山之石!
村民说,自然教育基地也给渠楠带来了名望,将来随着柑果、芒果的收获,也可以利用白头叶猴和自然教育基地品牌力量发展自己的生态农业。于是,劲草伙伴们又对如何发展生态农业、如何销售、如何减少垃圾废弃提出了各自的建议。
云南在地自然教育的王瑜提到,参与的过程就是信任的过程。她建议村民在充分参与渠楠保护小区的建设过程中,也需要充分信任外来的机构。
体验第二站,北海观鸟和公众参与
当我们从渠楠赶到北海时,这已经是北海候鸟行动的16天,候鸟迁徙逐渐走向尾声,而公众参与活动开始达到高潮。
广西北部湾(北海)是中国重点鸟区和国际重要湿地之一,处于东亚-澳大利亚候鸟迁徙重要通道,是候鸟迁徙非常关键的停歇地和越冬地。近几年来开展的监测记录到29种猛禽从冠头岭上空迁徙或停歇,日迁徙高峰时期可以观测到千只猛禽过境的壮观场面。然而北海当地存在大量非法捕猎和贩卖,导致野外鸟类种群数量持续下降。
候鸟迁徙中的威胁其实来自于公众对候鸟的不了解、对保护的不关注,那么推动公众了解候鸟的价值和美丽、参与到与那些不法分子的斗智斗勇则成为了保护候鸟最好的路径。美境自然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国际自2010年起,通过联合政府部门、企业、志愿者协会、鸟类爱好者展开了一系列的公众参与活动,认鸟赏鸟、占领鸟点、清除鸟点还有逐步增加的各类趣味活动。
劲草伙伴们则分成了2个队参加了保护候鸟趣味定向越野。成绩当然很优异,但更重要的是这些并不复杂的游戏规则里却蕴含了保护候鸟的方式,清晰的传达了如何引入公众保护。
体验第三站,无人机保护与伙伴交流
无人机保护是美境自然刚刚开展2年的保护途径尝试,其飞常保护(Fly for conservation)团队摸索出了一套完整的无人机系统。这套系统非常适合保护区和NGO组织快速地对中等区域进行监测,一个工作日可起落10个架次,每个架次可以覆盖5km2以上。
随后,对于鲎的保护也是大家的兴趣点。师旭则代表了海洋团队介绍了北部湾鲎的保护过程,包括鲎的种群调查、如何到学校开展宣传,以及各类鲎的宣传品。
最后一天的分享会上,围绕着渠楠的自然教育课程设计、志愿者的管理、基于微信的公众筹款,伙伴们根据自己的经历交流了相关经验。自然教育课程的课程设计需要针对参与者的心理做些调整,保留留白时间,将自然体验的理念通过不断的重复进行加强。
生物多样性保护是是一项永不言弃的事业,愿我们劲草同行,共创美境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