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山非遗园 让千年制笔文化活在当下

在这个提笔忘字的时代,你有多久没用笔书写过文字了,这个中国传统的书写工具,你还记得吗?在这个即将告别属于它的时代。在湖南省汨罗市川山坪镇,川山毛笔延续着中国几千年来的手工制笔文化,纯手工制作毛笔的技艺被完整地传承下来。韶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为你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让这个传承千年的制笔文化继续盛名。

​非遗园中的川山毛笔

“园转如意之灵,玉润珠园之巧”川山毛笔,用料考究,制作精巧,制作工艺历史源远流长,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据汨罗市川山坪镇清泉村“清泉”石刻遗墨表明,“清泉”二字是宋代经学家朱熹见川山毛笔精湛,毅然步王羲之《兰亭》风韵,足踏清泉溪,手提川山笔,信手在石壁上写下了“清泉”二字,留存至今,供人凭吊。清朝初期,川山坪镇洞冲虞含溪先生在北平开设虞云和笔店,“斯时京津的士大夫们,无不觅名求有于虞,川山毛笔誉满京都”。清朝末期,该镇石牛冲刘金台先生和高家坊镇任益顺先生在长沙开设的桂禹声和益顺笔店,都在省府享有盛誉。由此可见,川山毛笔制作工艺历史源远流长,盛名满华厦。

川山毛笔制作

手工毛笔制作严格遵照古法,由师傅向徒弟代代口耳相传,其中的奥妙难以言说。南方制笔大部分都是干作,但川山毛笔制作却离不开水,其核心工艺分为水盆和干活。水盆是在水盆中操作的工序,主要有挑毛、梳毛、齐毛等,而干活主要是粘笔、修笔、定型等工艺。“几十道工序都需要耐心操作,有些工序甚至要屏息 凝神连续完成,否则一不小心,整好的毛又被衣襟带起,四散开来,这样就前功尽弃。

学做毛笔是一件苦差事,毛笔制作流程繁琐复杂,经济效益又低,导致许多年轻人不愿学,川山坪镇只剩二十位左右制作毛笔的师傅 都是五六十岁的年纪 最小的也有40多岁。为了更好地传承、保护川山毛笔制作技艺,2016年,汨罗市川山毛笔制作技艺被正式列入湖南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韶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

“斯时京津的仕大夫们,无不觅名求有于虞,川山毛笔誉满京都”。为了这项珍贵的文化遗产的继续传承和弘扬,韶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静候你的到来,让千年的制笔文化活在当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今年我家小宝周岁生日的PARTY,我一张照片都没有给她拍。 我并不是一个很爱自拍和摄影的人,所以我的相片并不多。偶...
    何池荫阅读 5,111评论 2 4
  • 有人做过统计,朋友圈里最不讨人喜欢的,第一是微商,第二是整天抱怨散发负能量的人。在我看来,应该把散发负能量...
    李不乖阅读 1,586评论 2 2
  • 今天是儿童节,本来是个高兴的事,我和对象也打算到下午孩子放学后庆祝一下,没想到结果一家人都不高兴。孩子一放学...
    大漠飞雪111阅读 1,345评论 0 0
  • 酉鸡报晓声声远,戌狗踏春汪汪来。 日日奔波千里外,何事顺心遂人愿? 仗剑军营征衣透,边卡巡逻肝胆悬。 鬓白齿松容颜...
    春风不改旧时波01阅读 3,110评论 6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