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教学中发挥小先生的作用》

在王子微课学习中,王子老师提出“小先生,大素养”的观点,我感觉这个方法真好!

因为作为一名老师,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在课堂上,在讲授新知识时可以指导引领,但是在练习写作业时,或者是课外活动,读书活动中就有点力不从心了。

这时候,可以充分发挥“小先生”的作用,小先生在班级里是老师的小助手、小老师,在学习中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我们知道,人人都有长处,身边到处都有老师,自己也可为人师。除了让小先生上课,我们还可以将学生划分为学习小组。推选岀组内小先生,轮流竞争上岗。组内学习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互相配合,共同进步。

  另外,组与组之间也可互相促进。先一起看其中一个同学作业,如果别人错的题目,你做对了,那么你就当“小先生”,把这道题正确的做法与思考过程讲给同学听;如果有的题目四个人都错了,那么可以选择自己思考或邀请别的小组的小先生来解决。

课堂外,我们也可开展“结对子,一帮一”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先生”,互教互学。评比看哪个“对子”互帮互学最有成效。这样,后进生得到“小先生”的帮助,克服了学习上的困难,进步很大;“小先生”在帮助同伴的同时也得到了锤炼,获得成功感,达到了互教互学共同进步的目的。

比如,我们班在百千班级共读的活动中,很好的利用发挥了小先生的作用。为了鼓励学生更好地在课余时间深入阅读一本书,我把我们班的学生,每6—8人为一组,组成“书友队”,每组的小组长就是小先生,让他带领着小组里的同学们一起共读这本书,每天晚上制定读书计划,然后同学们读书打卡,聊书交流,写阅读单,讨论自己的读书心得。这样,在小先生的带领下,各组的读书活动进行的很顺利!

推行“小先生制”,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小老师”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但在教学中如果只重点培养几名“小老师”势必造成“小老师”的优越感和“霸气”。

所以,教师还要注意发现其他学生的闪光点,及时鼓励,创造机会让其能力得以展现。这样学生就懂得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的道理,时时谦虚谨慎,做到自信而不自傲。

另外,孩子们在教授别人知识的过程中,除了需要自己认真的准备外,往往还需要与他人共同探讨、互相协作,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他们团结合作、助人为乐的品德。

“小先生,大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如果能很好的运用小先生的重大作用,能够让我们的课堂教学事半功倍!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