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跟你们唠唠我今天这堪称“社死”的离奇经历,就发生在咱们日常光顾的赵一鸣零食店,一场现实版的“熊孩子大闹零食店”,直接把我震到原地!
莫名敌意,初现端倪
刚进零食店,我和孩子正对着货架上琳琅满目的薯片挑得开心。突然,一股怪异的目光直直刺来,我下意识一扭头,只见一个穿着蓝白相间小学校服的小男孩,双手叉腰,歪着头,眼睛瞪得像铜铃,恶狠狠地盯着我女儿 ,嘴里还不停地嘟囔,脸上写满了嫌弃,那模样仿佛我女儿是什么令人厌恶的东西。当时我心里“咯噔”一下,有些不快,但还是想着孩子小,可能不懂事,就没放在心上。
冲突升级,家长护短
谁能料到,当我们走到果干区时,这小男孩像个甩不掉的“小麻烦”又出现了。这次,他直接放大招,脑袋高高仰起,鼻孔都快朝天了,扯着他那破锣嗓子冲我女儿吼道:“看什么看,没见过啊!”那尖锐刺耳的声音瞬间在店里炸开,周围的顾客纷纷转过头来,原本轻松的购物氛围一下子变得异常尴尬,大家的目光像聚光灯一样聚焦在我们身上。
我强忍着内心熊熊燃烧的怒火,脸上挤出一丝微笑,尽可能温和地对他说:“小朋友,大家都是来开心买零食的,咱们有话好好说,别这么大声。”可我的礼貌换来的却是他爸爸的无理取闹。他爸爸原本还在一旁悠闲地刷着手机,听到声音立刻像被点燃的炮仗一样跳出来,满脸不耐烦,手指着我大声说道:“小孩子说句话而已,你至于这么上纲上线吗?你这人也太不大度了!”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努力深呼吸,平复情绪后回应道:“孩子小不是没礼貌的借口,您也该教教他尊重别人,在公共场合要注意言行。”结果这位家长不仅不反思,还双手抱胸,脖子一梗,开始对我一顿数落,那蛮不讲理的样子,活脱脱就是孩子的“放大版”。我实在忍无可忍,严肃地指出他这是在纵容孩子犯错,这一下,彻底点燃了他的怒火,他暴跳如雷,脸涨得通红,嘴里不停地叫嚷,和孩子一样撒泼打滚,周围的顾客纷纷摇头,投来不满的目光 。
行为背后,教育反思
在那一刻,愤怒和无奈在我心里疯狂交织。我气这孩子的无礼、家长的护短,更无奈这种家庭教育缺失的现象竟然如此普遍。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孩子在公共场合的行为,往往是家庭教育的映射。过度溺爱、缺乏规则意识的培养,就是在给孩子的未来埋下定时炸弹。就拿这个小男孩来说,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以后步入社会,必然会四处碰壁。
正反实例,鲜明对比
其实,类似的场景在生活中屡见不鲜。之前在高铁上,一个孩子不停地在座位上蹦跳,还大声哭闹,周围乘客被吵得心烦意乱,可家长却在一旁呼呼大睡,完全不管不顾;还有在商场里,一个孩子随意摆弄货架上的商品,最后把商品弄坏了,家长却只是轻飘飘地说一句“孩子还小,不懂事”就想了事。据相关调查显示,超过70%的熊孩子背后,都存在家长溺爱或教育缺失的问题。
但也有正面的例子,我的邻居在教育孩子方面就做得很好。有一次,他的孩子不小心碰倒了商场的展示架,他第一时间带着孩子向工作人员道歉,并让孩子一起帮忙整理,教育孩子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通过这样的方式,孩子从小就有很强的责任感和规则意识。
惊人反转,深度思考
本以为这场闹剧就这样结束了,后来听旁人说,这个家长小时候也是被宠坏的,根本不知道该如何正确教育自己的孩子。这惊人的反转,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家庭教育的缺失,难道真的会像诅咒一样代代相传吗?
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做呢?
每一次对孩子错误行为的纵容,都是在给他的未来挖坑;而每一次正确的引导,才是为他点亮前行的灯。真心希望每一位家长都能从中吸取教训,重视孩子的品德教育,别让自己错误的教育方式,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绊脚石。
大家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熊孩子和熊家长的事儿呢?快来评论区一吐为快吧,咱们一起聊聊如何给孩子更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