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快年底了,一个员工找老板谈加薪,在老板心目中,这个表现中规中矩的员工实在不在他的加薪名单里,但他沉吟了下,没有断然拒绝,而是请那个员工谈谈他的表现和加薪的理由,谈的过程中,他突然发现这个员工的能力可以负担一些其他的岗位职责,于是他决定给他加薪,并调整了他的岗位,让他负担更多的责任,也更适合他,皆大欢喜。
这个老板就是一个在“是”和“否”中寻找第三种可能的大智慧的人。
2
几个闺蜜在一起闲聊,一短发女子很决绝的说,我老公要是敢背叛我,那就是两种可能,一是我把他打出去,二是我从此消失,我绝不可能原谅他。有我没他,有他没我。
不过半年光景,不幸闲聊成为事实,女子发现老公出轨的迹象,如她所说,开撕!但结局不是那么简单轻松,打了好,好了打,反复数次,要么简单分开,女子又不愿意,觉得亏了,不愿意便宜了那个小婊砸(原话),要么互相沟通,原谅男人,争取好好过下去,但心理又不平衡,一有不如意就想起此事,瞬间完成和风细雨到狂风骤雨的转换,男方从开始觉得理亏到最后也恶言相向,两人纠缠至今,都极为痛苦。
遇到此事,受害方一般都想得是决绝报复或委曲求全,没有想过其实这两种选择都是受损的,报复解一时之气,但往往两败俱伤,委屈未必心之所愿,到头来翻旧账更是新伤旧痕一起发作!其实除开这种这两种极端选择,任何一种基于解决问题的方案都会更好一些,不是吗?
3
七八十年代生人,从小看的电影角色都是非黑即白,看电影时,问得最多的一句就是:这是好人还是坏人啊?看文章也是,基本的文章里也就是两种人,如果不能在第一时间里判断出谁是坏蛋的话,那么这个主题就是继续阅读下去最大的任务。无论是在电影里还是在文字里,所有的骑墙派最终都会选择好阵营,非黑即白,善恶分明。
当我们长大时,不可避免的把这种判断思维带入生活,我们去到一个职场里,很快区分出哪些是可交的,哪些是对立面,生活中,往往在第一时间就确定了喜欢谁讨厌谁,爱憎分明到可以不在乎其他,因此往往错失了对你有帮助的人,也往往被你信任的人辜负,其实,哪有什么十全十美三观特正的人,不过,一世为人,一场生活,你所厌恶的人,身上也许有你到死都学不了的闪光点;你所深交的人,心底也有根本不会为你所道的阴暗面。你所有看到的厌恶和缺陷,其实是你眼光的局限而已。
在佛眼里,天下无不可渡之人,在你眼里,和我说不到一块的赶快滚滚滚!
4
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个二,解释甚多,其一解就是时间和空间,三是能量,万物都是能量的转化。还有一解是天和地,三是中间的气虚,充盈世界。无论哪种,都强调了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个和字,就是智慧的大成。
寻找第三种可能的智慧不仅仅是对外的,也对我们的内心。
愿你我之心,无论狂喜,还是怨恨,终能不萦于怀,与自己和解,爱恨都不纠缠,如滔滔江水,宽厚而有力,滚滚东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