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有若无之间,存留下的就是真实。懵懵懂懂之间,保护着的就是纯粹。草房子那方的世界,在我看起来,像是一个乌托邦,却又飘荡着现实的影子。算不上美好,也谈不上悲惨,似乎就是那么自然而然地存在着,由不得你不相信。
而我从中看到的,就是自己生活过的印记。
01附带着含蓄而害羞的情感萌生后,会怎样呢?
桑桑和纸月之间,若是旁的人未必知道这俩孩子之间存在着什么亲近的情谊。因为我们是读者,我们窥探到的就是桑桑的心事。所以是如此轻易地触到他们之间不一样的感情。
纸月是如此地干净,干净地让桑桑也想去干干净净地穿白褂。碰到纸月,桑桑不敢抬头,不敢盯着看。纸月同样如此。我想他们之间一定存在着某种牵绊,不需要言语也会传达着友好的情感。
桑桑知道许多秘密,正如他朦胧之间知晓了纸月和庙里和尚的关系,不同于吵嚷着让所有人知道的态度,他默默接收并记在心里。
我为什么觉得这是个虚幻的世界,是因为里面的大人自然知道这一层关系却并不戳破和喧闹。
那么现实的另一面,自然是白雀和蒋一轮本是良人一对,却生生天各一方。
阻碍的全部来源于白雀的父亲么?也不尽然。白雀相亲之后又不断地后悔,后悔这二字贯穿着他们的来往。蒋一轮后悔没有在白雀需要的时候及时出现,后悔结婚,后悔婚后还同白雀来往,后悔……原来有的时候,错过就真的错过找不到回头的由头,尝到的苦只能让它慢慢散去,而找不到根除的药方。
白雀和蒋一轮是边害羞着边前进着,连交流大都靠着桑桑来送信。这样的情感行进得是如此地迟钝和和缓,却又是如此悠远而绵长。也许就如那笛声一样,幽咽恒久就预示着这段情终是不得长久也不会猛然蒸发。
也许附带着含蓄而害羞的情感萌生后,并不会那么顺遂长久。但是作者笔下的情感却依旧如此真挚而美好,大概也是因为这般纯真的情感并不易得吧。我们内心炽热着,焕发着热情。然而,内敛羞涩的特质似乎禁锢在体内许久,不让它们溜出来。到底这般情感是好亦是坏,兴许没有准确答案。只是在紧要关头,莫要犹豫莫要徘徊。
02兴许我们曾经讨厌的人,忽然就变成我们热爱的人。
世上打脸的事情很多,我们信誓旦旦的东西忽然之间就变质了。如同秦大奶奶从被众人嫌弃到受到无尽关爱,似乎也并没有多少时间。桑桑此刻同样是个例外,他最初就是不讨厌秦大奶奶的,他喜欢同她讲话,就算旁的人都叫他别这样做。
秦大奶奶只是珍视辛苦得来的土地,这又算得上是什么错呢?难道油麻地小学的建设就重要到可以舍弃掉一对老夫妻耗费许多年辛辛苦苦得到的土地?作者给了一个宛转的好转结局,在秦大奶奶救助落水的孩子之后,大家都改变了态度。
然而,从始至终,秦大奶奶并没有做错什么。而桑桑对她也是从始至终地友好。
我不能说这一定佐证了什么人性恶的理念,只想说希望世间能再多些宽容和理解。
作为细马的朋友,桑桑同样可说得上例外。孩子们不喜欢这个操不同口音的外地孩子,邱二妈同样不喜欢这个要拿走他们家产的笨笨的孩子。细马喜欢放羊,桑桑陪着他放,天是那么蓝,日子似乎也是那么完好。可是裂缝总是这一道那一道,在细马的生活里不断来袭。不被待见不被欢迎的细马,最后选择留下来照顾邱二妈,成为邱二妈余生另一支柱。曾经的邱二妈估计未曾想过这个结果。正如我们站在这一个点,往往受视野所限,只能望到这个角度规定能看到的道路。自己心里倒也默默规定了只能这么枯燥地走下去,然而并不一定如此,有时只要稍稍转过头,柳暗花明又又一村就出现了。我也曾有忽然对某个人改观的瞬间,这并没有规律可言,尤其往往已在错过的时候。既然生来已有角度局限,那么何不放宽自己视野,看到不同的一面。
03 成长到底意味着什么?
祝福的时候,我们说着诸如“一帆风顺”、“前程似锦”之类的吉祥话。祝福的心意从未减半,明明我们心里都明白事实并不如此。福祸相依才是普通人生活的常态。
桑桑曾经是孩子里和杜小康最别扭的人,然而后来在杜家衰败之时成了杜小康的真正的朋友。杜小康年少时的骄傲是如此的易碎而脆弱,不敢想象他是该如何度过那段黑暗又艰辛的时光,不敢想象他是如何跃过自己的心结接受不再读书的命运。大起大落就这样降临到这个少年的身上,从油麻地唯一一个拥有自行车的孩子到校门口卖货的小贩,杜小康终于能够接受杜家衰败的巨大落差,他的命运的巨大落差。这个结尾是好还是不好,我下不了定论。因为它太过真实,真实到可以截取一段小小细节放入我们各自的人生。
谁能说我们一定要顺遂到底,那种一望就能看到底的日子一定是完美的吗?我们活得战战兢兢,在意着别人的看法,然而在别人的生命里不过是茶余饭后的谈资不值得记住而已。杜小康终于能够放下曾经的骄傲,为自己和自己家的生存重新开始。我们又如何才能够放下心上的某种牵绊,去重新开始呢?
谈论烂了的成长,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个人心里有自己的见解。我想到的是成长并非一定要圆满成功,我们做到自己在这个情境下能做到的一切就可以说尽力了。我们要接受许多不圆满,才能迎来圆满的那一天。
桑桑在许多事情上都做得不同于别人,这就是他存在于书中的意义。没有桑桑,我看不到另一面微小却关键的事实。看不到桑乔执着于荣誉背后的卑微过往,看不到杜小康暗暗发力成长的点滴,看不到温幼菊对活着的坚韧执着……桑桑用他的眼睛窥探到油麻地这片土地上发生的事情,窥探到人们不轻易言说的一面。我依托于桑桑这位例外集中者,看到了《草房子》里的一草一木。桑桑大病之后,升入初中,草房子就结尾了。桑桑去的新学校就是另一个新天地新光景了,桑桑一定也是一个新的桑桑了。
但愿这个例外集中者,能一直例外下去。
但愿我们,也能有做例外集中者的时候,对这个世界报以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