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人问我考教师资格证有什么经验,我还是几年前考的教师资格证,今天回忆起来写一写,希望对大家有用。
愿我的一点微薄的经验能给大家在通关的路上少走一点弯路。下面是我的经验:
一、考纲啊!
对的,考纲,很重要。考纲就像夜里航海路上的一座灯塔,照耀着你前进的方向。我做事习惯讲究效率和节省时间。我是2016年9月初才开始备考,当时有个朋友说好了跟我一起备考,但是她觉得太迟了,还有两个月的时间太紧了,然后放弃了。后来我就一个人开始备考,我备考的第一件事就是研究考纲,如何研究考纲?相信大家很关注。
很简单就三点:
1,考什么?有多少章节?每个章节的知识点是什么?
2,如何考?即这些考点的常见题型是什么?(这点很关键,比如这个考点经常以选择题出现,那就不必一定要背上,只要弄懂弄透就行。如果是以简答题或者论述题出现,那就要以背上加理解透才行。)
3,每一章占分值比例是什么?(比如科二中明显教育学人物及其理论分值较多,而普通心理学分值比例较少,那你复习的时候重心就要多放在分值较多的章节上面。)
研究考纲有什么好处呢?好处太多了:节省时间,提高效率。我在备考中有明确的规划,知道哪些章节较重要,哪些章节次重要,哪些章节不重要。哪些需要狠狠的背上还要理解通透,哪些只需要理解即可,哪些一带而过,复习的时候事半功倍。
二、准备备考计划
研究考纲,就是为了准备备考计划:
1. 你可以选择买网课,网课可以让你事半功倍的
2. 根据考纲决定听课的频率和刷题的数量。除了教学设计,所有的课我都只听一遍,然后重要的章节我画了思维导图。然后刷题,对关键来了,刷题!刷题!!刷题!!!我把app上和资料上的题目全部做了一遍,错的做备注,回到知识点上再理解弄透。这很关键,个人认为课听的再多,不如做题来的实在,因为做题的过程中你会很清楚的知道自己哪些知识点没理解,哪些知识点忘了漏了。通过做题加深印象。
比如,这些错题,我会回归到书上或者自己做的笔记上,用红笔标注。如下图:
黑笔的是我第一次做的笔记,红笔的就是我后来遇到错题做的标注。这样效率高不说,还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 分科目研究: 我们都知道科一比较简单,科二较难。科一说白了就是:
对于科一,大家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安排复习,我在科一上花的时间不多。
① 教育学的五观(很重要,狠狠的背上并理解通透)
② 法律法规(记住关键字再多做点题即可)
③ 文化素养(额,这考的范围太广泛,我吃的老本,菜菜的课我几乎没听,直接放弃了,考试的时候运气爆棚,只错了一道!哈哈)
④ 阅读和写作能力(我高中的时候语文还不错,阅读和写作都还可以,所以花费时间也很少。)
对于科二,知识点比较多,但是根据做好计划也不难。
① 教育基础(这一章占分值较高,主要在选择题中出现,所以只要做好理解透并记住人物与其理论相对应即可。)我当时每个人物及其理论都做了思维导图,然后做了很多题。
② 教育心理学(复习计划同上)
③ 普通心理学(这一章考点不多,理解即可,所花时间不多)
④ 教学实施和班级管理(这两章中论述题考的较多,所以需要背上)
⑤ 教学设计(最后一大题大家可能觉得很难,觉得教学设计很难写。其实只是纸老虎,一开始我也很畏惧。)我听了两遍课程,然后试着自己写教设,写了一遍又根据答案修改,再写再改,前前后后反复做了大概10篇,后来教设题就变成送分题了,信手拈来。
这是第一轮复习,我耗时一个月,9月底的时候对于通过考试我已经很有信心了。
4. 10月我基本在查漏补缺,又做了大量的题,两个月里我做过的题估计有上万道,然后买了试卷,做真题和模拟题。在此期间,我组织了一个微信群,专门背主观题,以每天8道题的速度进行,大家相互监督效果很好。考科二时,我猜中了两道简答题,还有一道我也蒙对了。这可能跟平时做了很多题有关。
三、同伴互助
其实如果你能做到前面两步,我相信通过国考教师资格证已经没有问题了。这一步主要是为了提高能力,更关键的是让你的备考之路不再孤单。我加了很多QQ群和微信群以及微博,其中有的人已成为我的朋友。大家在群里分享信息和交流难点可以为你省了很多事。有时候一个知识点我无法理解的时候,在群里提问能很快得到解答,我也经常帮别人解答难点,很有成就感。
我自己组织的微信群,她们很关心我这个群主,在我怀孕难受的时候也找了不少乐子。其实我每天顶多复习4个小时,周末还出去逛街。研究考纲和做好备考计划很重要的,不过更重要的是专注力,在你学习的时候请屏蔽一切娱乐项目,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至于如何提高专注力,那又是一个长篇大论了,以后再跟大家分享。
总之整个备考过程中还是很愉快的,并没有觉得每天学习很痛苦。
这是我的一些微薄的备考建议,如果对你有用,那我很开心。最后祝你能考试通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