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属感”这个词,听起来大抵是有些虚泛的,当我们觉得自己缺少归属感的时候,一种情况可能是刚刚进入某个陌生的环境,另一种情况则是我们不喜欢自己目前所处的环境。那么归属感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而当我们缺乏归属感时,我们真正缺乏的又究竟是什么呢?
出门在外求学或者工作的人对于家庭的态度大体上可以分成两类,一种是摆脱束缚天高海阔任我逍遥的类型,一种是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往家里跑的类型,而我毫无疑问就是后者。大学四年的假期,无论长短,大半时间都花在了回家和回家的路上。不知为何,一进寝室,就会萌生一种不自在的感觉,明明周围的人对我也没有任何敌意,但就是感觉心里很不安定。而同样是在学校,待在男朋友身边的时候心情就会很放松,整个人的状态也跟在寝室很不一样,于是经常会跟他抱怨在寝室没有归属感。我后来仔细思考了这个问题,得出的结论是:缺乏归属感的根源是缺乏温暖。
可能有些人会觉得不屑,这不是等于没说嘛,但我确确实实经历了一个思考的过程才悟出了这个显而易见的道理。温暖是我们安全感和所谓“归属感”的根本来源。寝室的同学虽然没有对我的身心造成危害,但由于没有关系特别要好的伙伴,我在寝室生活中得到的温暖可以说是寥寥无几的。身心不安定的原因可能跟心理上无形的“我是不被大家认可和接纳的”暗示有关。而在家里的时候,父母都会无条件地包容我接纳我,我养的小狗旺仔看到我的时候小尾巴时时刻刻摇来摇去,眼睛里满是笑意。跟男朋友在一起的时候,不管去哪他都会一直拉着我的手,可以感觉到自己是真切地被爱着的,就是这些时刻给了我温暖的能量吧。
在我意识到这一点之后,我心里同时也产生了一些疑虑,是不是我太娇气脆弱,或者干脆说我太天真了,哪有人那么幸运,时时刻刻都被别人呵护着关心着呢?波波(我男朋友)跟我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认为当温暖成为一种你可望而不可即的稀缺品的时候,也许可以尝试着用成就感来代替。比如,如果你是学生,就努力钻研自己的专业,获得一些学术上的肯定;如果你在工作,就想方设法做出成绩,得到老板和同事的认可,或者获得一些实质性的收益。
波波的观点,乍一听似乎很有道理,可落实在现实生活中,他的假设我可能并不能完全赞同。如果我们不能从现有的生活中获得温暖,仅仅是埋头于书本或工作,就能消解心里无人倾诉无人关心的空虚感么?我想有一部分及其有追求和抱负的人或者工作狂们可以做到,而大部分人,不能。毕竟我们学习也好,工作也罢,归根结底是为了更加美好的生活,而美好生活的定义,温暖必然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的前上司,沉迷工作无法自拔,每天半夜十二点还在给客户打电话,一打就是一个多钟头。我印象很深刻,有一次,他非常郑重其事地对我说,小x啊,我觉得以后我们应该取消午休,吃完饭就马上回来办公室工作,你觉得可以么。对不起,我觉得不可以(此处微笑脸)。后来有几天,他每天上班的时候脸色看起来都比较憔悴,我就礼貌性地关心一下问他怎么了,他跟我讲他那几天老是便血,应该是肠道或者胃出了什么问题,但是一个人又不想去医院检查。那一刻,我觉得只身在外工作,生了病没有人能陪他一起去医院的他,应该是缺乏温暖的吧。我很同情他。我敬佩他的敬业精神,但我也非常明白,他的生活并不是我想要的。工作于我来说,只能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能取代我的生活。
在一线城市或者发达些的二线城市,像我的上司一样缺乏温暖一个人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默默奋斗的年轻人数量应该很多,像我这样游离于自己身处的圈子之外的学生应该也有很多。但我们必须得要知道,温暖是生活的刚需,在缺乏温暖的时候默默奋斗并不是一种美德,很多时候只是无奈的选择。
那如果我们由于种种原因无法脱离现在的环境,宿舍也好,单位也罢,我们就真的没有解决方法了吗?并不是这样的。每个人的生活都是由无数个微小的选择积累而来的,当我们认识到自己真正追求的是什么的时候,就应该做些什么来靠近我们心中所想。想要家人的陪伴,就争取提高效率空出假期回家;想要窝心的友情,就走出现在的圈子,趁周末的时候多发展些新爱好结交一些新朋友。重要的是感觉到自己是被喜欢的,被接纳的。再不济,有一个人永远不会背弃我们,那就是我们自己。当我们从外界得不到足够的温暖时,更要加倍地爱自己,给自己准备健康的食物,督促自己多做运动,多带自己出门旅行。我们要相信,当我们把自己照顾得很好,身体洁净而健康,灵魂丰富而有趣的时候,温暖也正在奔向我们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