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午去爸妈家吃饭,无意中看到了爸爸三年前写的一份“生日感言”,字迹潇洒,言辞流畅,读来感慨万千,我对爸说:“我要写篇文章记下来!”爸爸憨憨一笑,跑了!妈妈说:“这下不得了,谁都能写到你的文章里!”我说对,我就是要写下这些平凡人的平凡故事。
奋斗从此开始
已经到了不劳而获的年龄(62岁),不劳而获是社会给予,但,我还要劳作。劳作,会使人年青,会使人健康,会给人精神力量。我应该劳作到不能劳作的那一刻。
生命不息,奋斗不息。从贫穷中来,到群众中去,干一点实实在在的事,对社会是有利的,对自己是有好处的。
善良、诚信永远是人类的追求。我应该善良再善良,聪明更聪明,诚信更诚信,让所有身边的人有信赖、有依靠、有安全。我是你的朋友。(写在六十二岁生日前)
我的爸爸1955年出生,是一位退休小学校长。也是一位土生土长的农民。
爸爸姊妹七人,他是老三。上面有两个大姐,下面有一个弟弟,三个妹妹。爸爸说,他对童年的最深印象是“饥饿”。因为没有粮食,全家人的主食经常是一大锅稀粥,能照人影儿,为了充饥,奶奶放了一种野菜,吃着很涩、刮喉咙。有一次,玉米粥相对稠一些,六七岁的爸爸激动的往锅跟前跑,一不小心摔了一跤,头磕在锅沿上,开了一个大大的口子,现在还有一条淡淡的疤痕;还有一次,爸爸年龄大一些了,看见锅里饭不够,悄悄跑出家门,到野地坟头上找一种“蒿子”生吃……
为了一家人的生计,身为长子的爸爸小小年纪就跟着爷爷磨豆腐、挑着担子卖豆腐、步行一百多里去外县“换粮”,据说还在晚上的田野里遇见过狼,凭着年轻和勇气,爸爸和狼对峙,最后,狼走了……
爷爷奶奶虽然都是老实巴交的庄稼人,却咬着牙也要供儿女读书。在那样艰苦的岁月,我二姑妈考上了北京体育学院,爸爸上完了高中考上了师范,二爸考上了中专西安农校,除了大姑妈,其余几个姑姑也都是高中毕业……知识改变命运,那些艰苦岁月,在全家人的相互扶持下,总算是熬过去了!
爸爸身上那份如他前面感言里所说的“让所有身边的人有信赖、有依靠、有安全”的担当,就是在那些岁月里深植于心的。随着改革开放社会发展,我们家的日子也越来越好!爸爸靠他和妈妈微薄的工资供养老人,养育我和弟弟,还盖了一座当时农村里最气派时尚的二层楼!我们一家告别了坡上面的“土窑”老庄子,住在了平坦的川道里。那几年,爸爸经常都喜滋滋的,日子有奔头,再苦也值得!
可是好景不长。奶奶得了严重的血液病,每周都要到唐都医院换一次血,她当时才六十多岁,勤劳而又热爱生活的奶奶一下子垮了,整天坐在门道里抽烟;爸爸每周背奶奶进城看病,回来后心情也不好,脸常常阴着。就这样熬了几年,奶奶最终还是病情恶化离我们而去了!没过几年,爷爷也因脑梗半身不遂瘫在床上,爸妈又要工作,又要照顾老人,当时的我年纪小,只觉得我家为啥事儿这么多!现在我也人到中年,也逐渐能体会爸爸当年那大山一样沉重的压力……
爷爷在床上躺了三年,爸爸姑姑他们轮流精心照顾,爷爷虽然行动不便,但临终也没有受啥大罪,在七十二岁那年去世了。双亲的离世对爸爸的打击应该很大,从此,他就成了一个孤儿了!可是,人生的路不就是这样么?跌跌撞撞、随波逐流,有时候个人的努力和奋斗终究敌不过命运的翻云覆雨手!
岁月的河流兜兜转转,越过急流险滩,终于汇聚成平静的淙淙小溪。后来,我上了师范、工作、成家,工作渐渐有了一些成就,成为单位的一名小领导;弟弟更争气,高中毕业考上了西安交通大学国防班,成为一名光荣的军人。这些,都是爸爸引以为豪的事情,可是他是否意识到:儿女在成长,自己在老去,不知不觉,竟然退休了!
退休后的爸爸一点也没闲着,陆续打过好几份工:工地库管员、小区门卫、保洁大队长、地铁保洁员……虽然都是些没啥专业技能的活儿,也和他的“教育工作者”身份不挂钩,但爸爸都干的津津有味,正如他感言中说的那样:“劳作,会使人年青,会使人健康,会给人精神力量。我应该劳作到不能劳作的那一刻。”
因为劳作,也正如他所说的“从贫穷中来”,爸爸非常勤俭节约,从不乱花一分钱。给自己买东西以便宜为荣,看到我们给他买一些贵的衣服物品就会“痛心疾首”,认为“不值”,这大概也是那个年代苦过来的父母们的“通病”吧?
但事实证明,勤俭节约的爸爸用最朴素的方法积攒着力量,也积攒着这个家庭幸福的源泉。2004年,机缘巧合,爸爸在和我家“一碗汤”距离的地方全款买下三室两厅两卫136平方米的一楼住宅,从此,告别了老家!告别了农村!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这是时代的馈赠,更是爸爸辛勤劳作勤俭持家的果实!他的这一壮举在老家的退休教师圈里应该还是激起了不小的涟漪——大家都说,老强是个能行人!
没过几年,弟弟结婚成家。爸爸付房款首付、操持婚礼,人生大事又顺利完成一件!
爸爸不止是经营好自家的日子,当弟妹亲戚有困难时,他会慷慨解囊;当乡党上门求助时,他也会施以援手。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人生信条:“善良、诚信永远是人类的追求。我应该善良再善良,聪明更聪明,诚信更诚信。”
这就是我的爸爸,看起来非常朴素普通,但高大瘦削的身躯里又蕴藏着无穷的力量。他是妹妹们的好大哥,孩子们的好父亲,乡亲们的好朋友。他用自己的行动得到了大家的敬重和爱戴。
可同时,爸爸更是我心目中那个可爱的“不太老的老头儿”:不太爱说话,却有着与生俱来的幽默感,偶尔的冷笑话让人捧腹;喜欢喝点小酒,虽然酒量也不咋样,酒后还可能“载歌载舞”;喜欢搓点小麻将,虽然输钱了会懊恼半天;喜欢吹笛子,自学成才,虽然只会吹那么几首,但也摇头晃脑自得其乐……
写到这儿,不知怎的,我忽然想起了今年5月4日青年节时Bilibili献给新一代的那篇激情澎湃的演讲《后浪》,如果说,我们是在这个“科技繁荣 、文化繁茂、城市繁华”的时代中“尽情享受现代文明,心里有火 ,眼里有光”的“后浪”,那么——
我的爸爸所代表的父辈们,就是那些在时代潮流中积蓄能量的“前浪”,没有他们那可贵的“劳作、善良、诚信”,没有他们那无私的“依赖、信赖、安全”,怎会有一波又一波“后浪”的激流勇进、勇立潮头?
是的,无论何时,我们都站在父辈的肩膀上!
是的,无论何时,我们都奋斗在同一条奔涌的河流!
未来的某一天,愿我们也成为像父辈一样让人敬仰的“前浪”,去激励“后浪”推动时代大河勇往直前!
(谨以此文献给亲爱的爸爸以及和他一样的父辈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