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一直是我关注的方向。最近又试用了小米旗下的一系列智能产品,包括:空气净化器、台灯、智能套装、电水壶、电饭煲等。我认为,这个愈来愈热的行业,一直在等待着一个时机。
变革——行业发展的时机
时势造英雄。《三国演义》里水镜先生说:“卧龙虽得其主,不得其时”,是生不逢时的慨叹。产品亦如此,需要一个恰到好处的推出时机,不能过晚,更不宜过早。
很多人认为,2007年,iPhone对手机的重新定义得益于其集多点触控、手势操作、智能传感于一身的极致体验。但或许更值得关注的是它所处的时代背景,即移动互联网的全面铺开。PC是互联网时代的承载,而智能手机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承载。转变的背后,是人们获取信息方式的变革——即随时随地获取信息。所以,一个行业的进步,归根到底得益于人们生活行为习惯的变革。
智能家居,虽然普遍看好,但目前仍然处在孕育期。市场上多是大量的智能单品,甚至有一些仅仅是添加了网络模块的传统家电,根本谈不上智能。而在在大众眼里,则是一些可有可无,图个新鲜的玩意。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目前的生活习惯,居家方式,与几十年前并没有根本的改变。传统家电的普及是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人们从农村的院落式生活迁徙到城镇的钢筋混凝土中,电力、自来水、天然气,这些基础建设的铺开,导致了生活方式的变革。传统家电应运而生,蓬勃发展。但是城镇化之后呢?我们下一阶段的基础设施和生活方式会在何时迎来大规模的变革?这个,就是智能家居所等待的那个时机。
文明变革、思想变革、技术变革、生活变革……越是深入人类文明底层的变革,越能蕴含更大的力量,创造更大的进步。越是深入满足人类基本需求的产品,越能蕴含更大的市场,创造更持久的经典。比如筷子,两三千年来基本形态没有任何变化,这是因为今天你我进食的方式和几千年前并无区别。
机械革命、电力革命、信息革命、智能革命……一次次的工业革命带给我们一个又一个新的时代。智能家居的时机也一定会伴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而到来。互联网转向移动互联,依然是处在同一个信息时代里,相比之,传统家居转向智能家居,会创造大得多的市场和机遇。
平台——行业成熟的标识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时代背景是一种天下大势,但谁是奉天承运的英雄,则取决于产品体验和商业运作。而这个最终输赢的分晓,就是行业平台的诞生。
任何行业的发展,都基本遵循由乱到治,产品趋同的规律。甚至这不仅仅是行业规律,从地域文化的融合,到现代都市的同化,乃至生物多样性的减少,似乎都遵循同样的宿命。PC时代趋同的结果造就了显示器、键盘、鼠标作为标准输入输出,同时也包括视窗操作系统,无论Mac还是Windows。手机时代趋同的结果造就了电容屏、摄像头、传感器,同时也包括以触控为交互的iOS和Android系统。
目前所有的智能单品都是对人们已有生活的点缀,迎合着用户已有的生活习惯,在这种固有模式里做一些修修补补。这就导致了各个厂商各自为政,各个单品各行其是。好的产品能迎合用户,而伟大的产品则要引领用户。众口难调,真正以人为本的设计并不是针对每一个人,而是针对场景与活动。随着物质经济的发展,人们已经越来越注重生活品质的提高。在一个跑步都要开App,健身都要用Keep的时代,智能家居的发展必须要引领人们步入新的高品质生活。因此未来的智能家居,重点一定是彼此连接的场景化应运。
平台的设计,就是要满足这种彼此连接的场景化应运。只有彼此连接,才能在平台上汇聚起有价值的大数据,从而为智能调控提供基础。只有场景化,才能凝练出标准的输入输出和交互规范,从而为用户体验提供优化。
虽然诸如苹果的HomeKit、微软的Insteon、谷歌的Android@Home、三星的SmartThings、海尔的U-Home、阿里的YunOS、京东微联以及小米的米家,都已经开始了平台化的战略布局,但从目前来看,还依然困在人们固有的生活模式里。这就导致智能家居不如智能管家。未来只需要机器人管家+传统家居的模式就完全可以胜过这些智能单品。而在机器人到来之前,如果条件允许,家里留个人(可以是保姆),采用人工管家+传统家居的模式,又何必要发展智能家居呢?
毕竟时机未到。远程办公、健康监控、安防警报、自动采购、绿色节能……可能都是未来生活方式的元素。但更重要的问题是,这个未来什么时候会到来?智能家居,在等待这个时机,不会太久。
科技——使人进化还是退化?
最后提一个问题:科技越来越让人不需要依赖物竞天择。曾经,我们的祖先依靠生物学上的进化,来对抗自然选择。如今,我们依靠科技来改造自然,以适宜我们的生物学需要。人类的发展越来越消除了多元化,似乎已经不再需要因地制宜。甚至未来,我们可以在任何一个星球上,搭建适宜我们的生态系统。又或者,再遥远一些,我们会彻底摆脱生物学上的存在,进入所谓黑客帝国时代。这到底是进化还是退化?亦或是一种轮回?
PS:小米为什么没有适用于热水器的16A智能插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