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离基因的宿命——读《长寿的基因》

这是一本关于大脑、健康饮食和基因的书。说实话,我读完这本书总感觉脉络不清,书中的内容太乱,读了两遍还是不能完全弄明白,感觉这本书90%都在讲饮食,书的内容与书名不太贴切。不管怎么说,这本书还是值得一读的。

这本书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基础知识的介绍;第二部分是这本书的重点,揭示了饮食对基因、寿命和大脑的重要影响;第三部分就相当于一份食谱,告诉我们怎样制作有利于我们健康的食物,属于实践部分。

书中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们人生的最高目标应该是让自身的认知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尽最大可能地延长生命的长度、延展心智的广度。”也就是说我们不但要活得长更要活得好。这本书全书都在围绕一个式子“基因+环境=性状”来说明我们普通人长寿是可行的我们我们虽然没有办法改变基因,但我们能够改变相关因素的作用方式。这些因素包括饮食、锻炼、睡眠、药物,甚至是我们的心理状态,也就是公式中的环境因素。 一个给定的基因环境受许多环境的影响,包括饮食、营养补充剂、药物以及其他基因的产物。而基因会受到饮食因素的控制和影响,所以基因不是宿命。

   说到这里,我要提第一个词叫“心智长寿达人”,书中是这样定义的:他们的认知能力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展,他们同年轻人一样反应机敏、态度积极、行动自主,我将这些人称为“心智长寿达人”。

心智长寿达人的饮食都是遵循以下这六种原则:

1控制铁元素、红肉、牛奶和糖分的摄入。

2吃饭速度要慢。

3吃健康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

4吃饭的时候要搭配咖啡、茶和红酒。

5适度饮酒。

6补充维生素B和维生素D,并给大脑提供所需的营养元素。

   第二词叫“AP规则”,书中的定义比较复杂,简单点说就是一种基因,刚开始的时候它是好基因,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基因就会变成坏基因,这也是人类衰老的奥秘。人们普遍认为独特的基因是百岁及百岁以上老人健康长寿、衰老缓慢的主要原因。而大多数专家则认为,基因对长寿的影响只占20%~35%,这也意味着环境对健康长寿的影响大约占到65%~80%,饮食就是对寿命起到重要影响的环境因素之一。

铁元素是这本书所讲的重点,书中认为铁元素是最危险的健康杀手。因为铁元素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强氧化元素,但和其他元素不一样,人体自身并不能处理过量的铁元素。但是,如果一个人缺铁的话又会变得无精打采。特别是男性,年龄偏大的人和本身机体不能有效清除铁元素的人都要控制好铁元素的摄入。铁元素也同样依循AP规则,年轻的时候我们需要铁元素来促进生长发育,年长的时候,这些铁元素又变成对身体有害的元素。同时,作者认为铁元素过量还会造成免疫力低下、代谢紊乱、癌症、心血管疾病也容易引发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等退行性神经性疾病。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吃的菠菜就含有大量的铁元素,虽然菠菜含有大量铁元素,但是我们并不能大量吸收菠菜中的铁元素,因为菠菜中含的草酸能够阻碍人体对铁元素的吸收。


第三个词叫“第二餐效应”,书中的意思是纤维能够延缓人体对淀粉和糖类的消化过程,从而降低了血糖,然而当我们在下一次进餐时,它还能继续起到相同的作用,这就叫第二餐效应。书中特意提到了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调味剂——醋,还特意用醋和食盐进行了比较,认为醋是发酵的食物不会导致血压升高,而食盐会;醋还会带来第二餐效应,而食盐不会。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确实应该多关注一下醋这个调味剂,特别是我们在煮大米粥的时候往粥里面放一小勺醋,能降低大米的含糖量,也降低了我们患糖尿病的风险。

最后书中还提到了五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1保持内心平静。

2多运动。

3保证充足睡眠。

4保有好奇心和敏锐性。

5减少发炎。

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以及自己的家人朋友们能够健康长寿地生活,这本书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指引,但是我还是认为健康的生活不是要别人来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而是要靠我们自己的行动来争取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