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土壤

      理想的前提是自信,很多人不是没有理想,而是不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理想。究其原因,主要从小受到的批判打压式教育过多而导致的不自信。这也是目前中国教育的最大问题。有理想的人有动力,有方向,也有耐心,他知道理想迟早会实现不急于这一时,尊重理想实现所需要的过程,时间。有了理想,有时可以不需要目标,当然也可以有目标。目标是短期的,也能给人提供一定的动力。如果一个人既没有理想,也没目标,那他或她的童年一定遭遇了很多打击,需要疗愈,需要极大的耐心和尊重。

        联想到小时候父亲是个很有能量的,脾气很大,年轻时一言不合就动手,身体又好,打架不吃亏。在家父亲发火的概率大。我是母亲唯一的逆鳞,只要父亲说别人比我好,我母亲就会严厉的呵斥他,不许说我儿子!也因此呵护了我的自信。

        以前觉得父亲脾气太大,还打架,不好。现在反而很钦佩父亲那时力量和勇气,现在打人的成本太高了,错过了一个好时代。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