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是很丰富的。人物形象分为两类,一类是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另一类作品中其他人物形象。
概括起来,古代诗歌中常见的典型人物形象有以下几种: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等诗中都塑造了这样的形象。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登高》《登岳阳楼》等诗中的抒情主人公都是这样的形象。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或遭遇贬谪的悲士形象。
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如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词作品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诉衷情》《破阵子》《水龙吟•登健康赏心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6.孤独、寂寞、思乡怀亲的旅人形象,多出现在羁旅诗和送别诗中。
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多出现在边塞诗和闺怨诗中。
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而杜甫的《兵车行》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范仲淹的《渔家傲》
8.爱恨情长的形象,包括思妇形象。
如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
常见的概述人物形象特征的词语有:豪放潇洒、英姿飒爽、武艺不凡、斗志昂扬、不拘礼节、天真顽皮、勇猛剽悍、干练果决、英武豪迈、寂寞惆怅、饱经磨难、顾影自怜、身孤影单、百无聊赖、零落漂泊、情趣高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悠闲自得、怡然自得、安闲宁静、心如止水、夜不能寐、幽独苦闷、辗转漂泊、羁旅天涯等。
分析鉴赏人物形象的方法:
方法一:知人论世,结合背景了解人物当时的情境。
知人论世,准确记忆诗人的有关资料,包括生平经历,代表作,所处时代特征,作者的政治主张,具体的创作背景等。结合背景和具体的诗句,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而把握形象。
例如辛弃疾的《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辛弃疾
绕床饥鼠, 蝙蝠翻灯舞。 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 归来华发苍颜。 布被秋宵梦觉, 眼前万里江山。
问:结合全词思考,这首词下阙的最后一句,表现了怎样的诗人形象?
[分析]看到作者,我们应想到其“一生为国事奔波南北”的生平事迹以及其“抗金杀敌,收复失地”的雄心壮志。
再结合具体诗句,“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破纸窗间自语”等诗句给我们展示的是诗人晚年处境艰辛,居住在萧瑟破败的庙宇中,尽管如此,但作者半夜醒来,关心的仍不是自己的处境,却是祖国的“万里江山”。
[参考答案]最后一句为我们展现的是一位在失意中仍不忘抗金,报效祖国恢复中原故土的爱国诗人。
辛弃疾的很多词作中都有这样的人物形象,不止辛弃疾,陆游、张孝祥、陈元亮、刘克庄等诗人的诗词作品中也经常出现这样的人物形象。
例如: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①。
①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参考答案]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
方法二:借助意象和典故,展开联想和想象,感知人物形象。
借助意象、重要词语或典故,运用想象,感知形象。
读下面一首唐诗,试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分析]感知本诗的人物形象,应抓住关键意象“片云”“孤月”,从中读出孤独漂泊的寓意,作者还用“落日”喻自己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尾联用“老马识途”的典故表明还可为国家效力,也含有对朝廷的怨愤。
[参考答案]本诗塑造了一个漂泊异乡、孤苦无依、年老多病然不忘报国思用的儒士形象。
方法三:捕捉细节,抓住表露人物情感或思想的词句。
例如杜牧的《秋夕》,“坐看牵牛织女星”这个细节传达了主人公的所思所想,告诉我们她心中充满的对爱情的渴望。再来看这样一首诗: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分析]“行人临发又开封“家书将要发出时,又觉得有话要说,故“又开封”。通过这一细节描写,将作者客居洛阳思念家乡亲人的形象展现出来了。
方法四:分析描写手法,把握人物特征,定格人物形象。
诗歌塑造形象的手法很多,可以对人物形象的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做直接描写,因此,在鉴赏诗歌,分析人物形象时,要注意抓住描写手法,来分析人物的特征。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试分析本诗所描绘的人物形象。
[分析]“抱膝”这一动作行为形象地勾画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用“灯前”自然引“影”,而“伴”字又将影和身联系起来,只有影陪伴着身,显得形影相吊。这就充分反映出作者思家时的孤寂心情。最后两联作者想象家人围坐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夜行之人,这样构成两地相思,使想家情绪更浓。
[参考答案]因此本诗刻画了佳节之夜客居旅馆,彻夜难眠,思念亲人的孤独的游子形象。
人物形象鉴赏题的答案组织
一般提问: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变式提问:请分析抒情主人公或某某人物当时的心情?
答题步骤:(1)什么形象(概括形象);(2)结合诗句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3)形象的意义(形象所反映出的作者的思想情感)。
答题套路:全诗塑造了一个()形象。通过()(记叙、描写如:外貌、神态、 动作、心理、语言等)手法。表现出了人物()特点。表达了作者()情感。
课堂演练
1、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菩萨蛮
魏夫人
溪山掩映斜阳里,楼台影动鸳鸯起。隔岸两三家,出墙红杏花。绿杨堤下路,早晚溪边去。三见柳绵飞,离人犹未归。
这首词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
[参考答案]全诗塑造了一个盼望远行丈夫归来的思妇形象。此词写景以抒情,“楼台影动鸳鸯起”一句写了在夕阳斜照之下,溪中对对鸳鸯嬉水的情景,暗示了人物孤独寂寞的心境。“早晚溪边去,三见柳绵飞”说明她于溪边已徜徉了三年,年年都见过一次柳絮纷飞。从柳絮纷飞想到当年折柳赠别,这是很自然的。这样,哀怨之情,离别之恨,便隐然流于言外。“离人犹未归”更是直抒胸臆,盼望离人归来。(此题考查对运用方法“借助意象和典故,展开联想和想象,感知人物形象。的掌握情况。)
2、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分析诗中女主人公形象
闺 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参考答案]全诗细致刻画了一个思念丈夫的年轻少妇形象。通过装扮、活动、心理与景色描写,刻画了主人公从“不知愁”到“悔”的心理变化过程。前两句描写主人公的“不知愁”,而第三句转折,由“忽见陌头杨柳色”,使少妇想起当年与丈夫折柳送别的伤感场景,引出“悔教夫婿觅封侯”。“忽”最准确鲜明地描写了主人公心理变化的过程。(此题考查对运用方法“分析描写手法,把握人物特征,定格人物形象的掌握情况。)
3、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分析其中的人物形象 当时的心情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参考答案]全诗通过对撩人思绪的环境及“闲敲棋子”这一细节动作的渲染,既写了诗人雨夜候客来访的情景,也写出约客未至的一种怅惘的心情,可谓形神兼备。(此题考查对运用方法“知人论世,结合背景了解人物当时的情境”的掌握情况。)
4.阅读下面一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剑门道中遇微雨
陆 游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销魂。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注:作者从抗金前线的南郑调回后方的成都,途中写下了这首诗。
这首诗为我们刻画了一位怎样的人物形象?
[参考答案]全诗刻画了一个从前线归来,壮志未酬,借酒消愁的诗人自身形象。“征尘杂酒痕”是壮志未酬,“无处不消魂”的结果;最后两句作者自问:“我难道只该(合)是一个诗人吗?为什么在微雨中骑着驴子走入剑门关,而不是过那‘铁马秋风大散关’的战地生活呢?”作者怀才不遇,报国无门,衷情难诉,壮志难酬,因此在抑郁中自嘲,在沉痛中调侃自己。(此题考查对运用方法“知人论世,结合背景了解人物当时的情境”的掌握情况。 这是一首广泛传颂的名作,诗情画意,十分动人。然而,也不是人人都懂其深意,特别是第四句写得太美,容易使读者“释句忘篇”。如果不联系作者平生思想、当时境遇,不通观全诗并结合作者其他作品来看,便易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