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小品

      台风即将来临,有幸作为应急待命人员保护机组,静候玛莉亚的来临。午后泡一壶茶,品味人生,熟悉一份程序,守护机组,甚好!

        茶品简介:本茶饼福鼎白茶贡眉,保存时间3年多一点点,属于老白茶里面的小孩选手,刚能叫得上个名头,品质中等,制作还算仔细,压的也很紧实,茶叶上白毫清晰可见,表面颜色比新茶稍显暗沉,应该说保存得当。

极单的泡茶器具

      泡茶方法:对于老白茶最佳泡法就是煮,小泥炉燃碳慢慢煮化那是极佳的,而冲泡由于温度和时间问题不能够最大程度激发老白茶深处蕴藏的神韵,今天选用比较折中泡法,保温杯闷茶,弥补了温度不恒定缺陷,但是有个缺点就是泡茶过程中无法闻香,尤其前两泡由于密封,各种气味混合,闻起来有点浊气,可能也许茶叶品质和保存有关系。泡茶采用1min起泡,每泡增加1min的方式。 

第一泡茶汤

      第一泡:泡茶一般都有洗茶烫茶的步骤,由于个人不喜欢浓茶并且茶饼紧压不易展开,简单烫洗无法达到,第一泡就看个颜色,大家都知道茶中有丰富的咖啡碱和嘌呤,一般大约1min的时间,这两种物质基本减少80%-90%,所以对有结石和通风的朋友,第一泡可以放弃。由于时间问题,第一泡汤色表现一般。

第二泡茶汤

        第二泡:茶汤红亮,茶香馥郁,一杯舌底鸣泉,两杯两颊生津,三杯喉韵起,虽然说的有点夸张,但是确实是品茶的一个最佳时段,茶的品质一口全知,第二泡还没有所谓的枣香、药香,可能是与茶的品质和时间有关吧。     

第三泡茶汤

        第三泡:茶汤色泽清丽,一杯下去很是惊艳,香味始生,神韵初气,很是神奇,有那么点意思,这也许就是所谓的起承转合的起吧!   

第四泡茶汤

        第四泡:经常说铁观音有观音韵,大红袍有岩茶的骨,那么老白茶呢,我认为是精气神的神,一种贯穿始终变化莫测的或浓或淡的神。温暖点像荠菜煮鸡蛋的荠菜汤香,清凉一点又似王老吉里面夏枯草的药香。   

第五泡茶汤

        第五泡:由浓转淡,淡淡的青草香,茶味逐渐浅薄,还有点若有若无的草木味,觉得回味不足。

第六泡茶汤

        第六泡:基本没有特征,一切都若隐若现,水味明显,已无特征。没有传说的耐泡,主要还是和茶的品质有关。       

泡后的茶叶

        泡过后茶叶也可以清晰看出茶的品质,与开始判断无差,有两三嫩芽,主要成分是老叶,还有两三枝梗,不匀称也不肥壮若显粗老,中等偏下已是不错,不过白茶的特征已经基本展现,可以说是表现超常了。 

人生如茶,慢慢熬煮

        茶如人生,人生似茶,白茶的转化需要时间,人生的丰富也需要积淀。随着时间的推移白茶发生不可思议的转化,而品茶就是对岁月积淀的回味。曾经走过的路,遇到的人,做过的事就是对人生的丰富,怎么丰富、有怎样的回味,时间会给你答案。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茶原为中国南方的嘉木,茶叶是一种著名的保健饮品。中国汉族人饮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直到现在...
    晓寒深处明月人倚楼阅读 9,207评论 0 7
  • 茶品质鉴定之“形状”( 林馥泉 资料整理) 一、形状与色泽鉴定 制成茶叶外形之鉴定,在这里系指已干燥茶叶之形状而言...
    赤子之心_阅读 1,682评论 0 2
  • 文化底蕴是书法的灵魂,所以书写内容往往决定了书写形式。中国古代的诗词,能让我们看到另外一个世界的样子,又能让我们感...
    史介鸿阅读 753评论 2 4
  • 快奔四的人了,在庸庸碌碌的生活之中,总是觉得自己心中缺了点什么。无数次的自省中,偶然发现自己竟没有情绪宣泄的渠道、...
    易用九阅读 323评论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