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阳诗其一
去年端阳时,遍洒雄黄酒。
挂艾辟邪祟,无毒不抬头。
今年端阳时,往事俱已休。
考场赛龙舟,归来香粽酬。
端阳诗其二
端阳千年后,汩罗新歌旧。
五毒艾中休,屈子灯下酒。
重午争雄会,木落谁骜首?
龙舟不是秋,香粽收来秀。
端午节
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在中国所有传统节日中叫法最多,达二十多个,如有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当五汛、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蒲节、龙舟节、天医节、浴兰节、躲午节、屈原日、女儿节、午日节、地腊节、正阳节、诗人节、龙日节、粽子节、五黄节、解粽节、端礼节等。
百姓以龙作为部族保护神,自比是龙的子孙,他们不仅有“断发文身”以“像龙子”的习俗,而且在每年仲夏端午举行盛大的图腾祭 。选择在端午举行祭龙节仪与苍龙七宿正处南中的时节天象有关。在传统文化中,方位和时间以及卦象是联系在一起的,仲夏午月午日,龙星飞升至正南中天,即如《易经·乾卦》中所曰:“飞龙在天”;此时龙星既“得中”又“得正”,处于“中正”之位,为大吉大利之象。天象“飞龙在天”被赋予多重含义和寄托,形成祭龙以酬谢龙祖恩德、压邪攘灾、祈福纳祥的礼俗,衍化成“端午节”。端午文化充分体现了古人“天人合一”的自然观。
原始先民在端午节,以划龙舟敬神而自娱,舞龙灯祭拜而自乐,因而古代又称端午节为“龙日”。端午节标志性食俗是吃粽子,粽子的主要原料是稻米和竹叶、竹壳、茭白叶等,稻米与竹主要产区在南方地区。每年在农历五月五日这一天,举行盛大的图腾祭。抛竹筒食物,划龙舟祭龙,其中便有类似今日竞渡的游戏,这便是端午习俗的由来 。端午的习俗最初只在长江下游吴越民族中流行,后来吴越文化逐渐和中原文化交流融合,这种习俗才传到长江上游和北方地区。
南北朝后端午节日被赋予了纪念屈原的人文内涵,从文献记载来看,最早将屈原和端午节联系起来的,是南北朝时南梁吴均的神话志怪小说《续齐谐记》,此时屈原已去世750年以上。据考,许多流传至今的端午习俗与屈原毫无关系。但千百年来,屈原已广泛深入人心,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在历史发展中,民俗“五月初五”被道教吸收作为腊祭日,为“三元五腊”之一。据《天皇至道太清玉册》与《云笈七笺》中说,五月初五名地腊,五帝攒会之日,此日五方大帝会于南方三炁丹天,查生人祖考及见世子孙所行善恶,以定罪福,校定生人官爵。道教认为一年中的几个腊日是良辰吉日,适合祭祀祖先和诸神以获得福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