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一个前辈给我发了一道面试写作题,让我分析在职场中,个体该如何应对牢笼般的现实,将其化作舞台,以实现自我的最大价值。
我的目光却停在了那道题中的某句话上:
“有一种鸟儿是关不住的,因为它每一片羽毛都闪耀着自由的光辉。”
这句话出自《肖申克的救赎》。
不由的感慨真巧,今年教师节时,我所设计的送给自己中学老师的9幅海报中,刚好有这样一幅:
事实上,对于一名从小学五年级起就立志想成为作家的理工科生来说,鸟的轻盈与自由,环境的束缚和局限,早已是如呼吸般的日常,如何去平衡这双重的属性,在现实中兼顾理想,在限制中实现价值和飞跃,这些问题已伴随着我多年,学生时代如此,身处职场也是如此,创作执笔如此,待人处事独立生活都是如此……
所以在看到这个题目的一刹那,有一种冥冥中和命运邂逅的感觉。
更巧的是,我公众号名字就叫独木鸟,意在以飞鸟自勉,希望自己的生命能如鸟般轻盈灿烂,同时也寄托着独木成林的坚韧理想。
所以,我想借这道写作题的契机,用这篇文章,回顾自己过往的一些经历和思考,梳理出几条或许能为后来的人们提供些许经验和帮助。
至于这些该用在职场,还是学校,或日常生活,都无碍,不管环境和场景怎样变化,但文字和思考的动人之处,触类旁通,内心的光芒和思维的智慧,不会被局限,它们终将有所价值。
相似的我们,就像大雁,而雁群,彼此呼应,会飞得更高更远。
以上,是为序。
01
不甘平庸,不惧无名
小学五年级,我用潦草的字迹在本子上写下第一个童话,第一首诗,立志要成为一名作家,十二年来,我写了数百万甚至更多的文字,也终于能以自己的文字为荣。
初二,对计算机痴迷的我,凌晨四点爬起,做电子杂志拿到市里比赛,决心将动人的事情做好,直到三年后的高一,才在湖南省NOIP青少年信息奥林匹克竞赛中,拿到一个省级奖,直到六年后,才连续两年拿到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的国家级奖项。
高中,我写下这样的句子:“伟大的人都伟大的行云流水风轻云淡波澜不惊,平庸的人总平庸的行色匆匆手忙脚乱措手不及。” 那时候,没有心仪大学的我,却不甘平庸,想要伟大,于是以阅读和写作支撑起信仰,相信自己的不凡,愿意付出最早和最晚,就这样,我考上不错的大学。
大三,湖南长沙,我回到高中母校,站在明德讲堂,面对满座学弟学妹,演讲前,忽然想起了自己十七岁时,曾坐在这个台下说的那句话:“很快,有一天,要换我站在那个讲台之上。”
那一瞬间,忽然有些感动,是的,很多事穿过时空回头去看,都实现了。
在实现这些的过程中,得到了一点心得:不甘平庸,不惧无名。
心态和精神的调整是面对复杂世界,接纳现实,激励自我价值最根本的方法。
不甘平庸,是指要对自己有自信和期许。
平庸是一种混沌,是顺其自然的随波逐流,灰色而没有生气,平庸的精神,缺乏活力和主动,让人一眼看穿便觉无趣,没有目标,没有对自己的期许,没有自信和骄傲,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人云亦云,行色匆匆。
这般平庸的精神,是杀死青春,消磨生命的罪魁祸首,也是平庸之恶的来源所在。没有思想,便容易附和,容易被利用,容易成为世间流动的潮水,因势而变,乌合之众不过如此。
人是环境的产物,对于平庸者而言,尤其如此,甚至,环境的影响深入骨髓,无法脱身,可对于不甘平庸的人而言,环境,只是一个影响因素罢了,在他们的世界里,只有事在人为。
像我在高中那么忙的时候,也能挤出时间,一周去一趟湖南省图书馆,看几本课外书书,再借五本,一周看完一周还,还要抽时间写好几本日志,并且保持成绩领先,在一些人看来简直天方夜谭。
但事实是,可以做到,因为我相信自己和其它人不一样,并给了极大的期许,于是愿意付出。在不甘平庸的精神鼓舞下,一个人,可以做到早上五点多不用闹铃一跃而起,可以做到课间十分钟一目十行,可以做到刷题不动笔在脑海演算,可以做到深夜独自在操场奔跑到汗流浃背还有种像活在故事中的痛快和自豪。
工作也是如此,我的第一份工作,设计品牌官网时,我并不将它当做一个任务,而是当做自己的作品和证明,不凡的自己应有不凡的作品,哪怕这是我第一次做这种事,于是便用心打磨,有任何技术不懂的便去查询和学习,设计上也多请教和借鉴,苹果官网的简洁生动,华为的页面逻辑和体验,这些都顺理成章,最后我第一个月就拿到了转正工资,还被上级发朋友圈表扬。
所有的限制,所有的牢笼,一旦当我们将这些看做轻描淡写的游戏规则,而将目光放在对自己的期许和不凡的追求之上时,活着的状态就截然不同。
泰戈尔所说的“生若夏花之绚烂” ,便是如此。
但光有不甘平庸是不够的,活着的状态是一回事,现实的结果却可能是另一回事,若只不甘平庸,很容易变成心高气傲和自命不凡,打一时鸡血,却碰到头破血流。
在我看来,除了要有星辰的向往和期许,还要有海的浩瀚和胸襟。
说具体一点,就是要能不惧无名:不害怕籍籍无名。
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这种情况当然好,但现实是,籍籍无名才是大多数前行者最普遍的日常。
若不甘平庸的热血被长久的籍籍无名所浇灭,有些人会心灰意冷,沦为平庸,唱一首老男孩,哀叹到:“梦想总是遥不可及” ,然后转身放弃;还有些人会变得愤世嫉俗,一言一行都过度的用力,反而在情绪和生活上都陷入浮躁的焦虑,无法自拔。
要做到不惧无名,首先必须认清楚,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追求的又是什么。
学习只是在求一次测试排名榜的虚荣吗?努力工作只是为了往上爬获得更高地位的手段吗?坚持写作只是为了赢得众人喝彩或几个铜板吗?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句话人们都耳熟能详。
但大多数人却又总习惯将短浅的结果当做目的,殊不知,结果只是结果,有价值的,永远是过程,因为过程能重复创造所期望的结果。
学习中,重要的是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自我管理和自律的习惯,锤炼自己的精神和品格,它们将作用于你的余生,而不只是高考卷上的分数。
工作中,重要的是精耕技能,打磨作品,拓展资源,做大业务,创造价值,这些技能和资源才是伴随你的实质,而非头衔和薪资 。
写作中,重要的是思维的锤炼,表达的逻辑,描述的细腻,共情和生动,这些能让你更深的理解和体验这个世界,并能传播共鸣,创造想象,获得无限的乐趣。
至于考卷上的分数,头衔和薪资,读者和影响力,它们也重要,但它们只是结果,若只将注意力聚焦到结果上,会沦为平庸,不仅影响发挥,而且更容易陷入焦虑和失落。反而是专注于过程的人,可以很洒脱的承担和接纳现实,而且更容易收获到意外之喜,活得也轻盈自由。
不惧无名,便是如此。
不甘平庸,不惧无名,做到了这两点,便会对自己有期许,对现实能接纳,重视过程,有主角意识,这样一来,就能在牢笼的束缚中,闪烁自由的光辉,发挥价值,而不会觉得自己被限制,或自怨自艾了。
02
求知探索,敢于实践
我学的是机械,却十来年都梦想着成为一名作家,又深深着迷于计算机设计,热爱音乐,自学口琴,街头卖艺,我做过音频电台,设计网站,又做杂志,出版印刷,连续五年公益,演讲支教,乐在其中,考研两年,也次次跨考,心理学,北大法硕……
看似南辕北辙,但越是经历,越发现世界的美,生命的丰富性,事物的哲理,值得探索的事情真的太多,而且未知藏于每个角落,深深的意识到熟视无睹和习以为常的麻木,是好奇心的最大杀手。
我很重视阅读,在我看来,这是现实的牢笼中,我们能获得伟大精神和视野最廉价的方式,于是我在kindle里存满了电子书,在深圳大学城办了借书证,一次借十本,每次背着书包就像背着一个铁疙瘩,还要去旧书市买一堆书,网购半年的杂志,还办理了小书屋的年度会员,掌阅的年度会员,知乎的盐选会员,还有得到,还有樊登读书会……
看不完的书,读不完的世界,但它们永远值得我去读,因为只有拥有辽阔的视野,并坚持求知探索,敢于实践,才能适应世界的不断变化,让自己一次次蜕变和成长。
人们只有通过反馈,才能意识到实践的对错,从而优化过程,而只有不断尝试和触碰舒适区的边界,才能有足够多的反馈,反馈数目越多,其过程优化便越精密,越能创造他所想要的结果,而反馈太少或陷于停滞之中的人,会失去对过程的感知,对变化麻木且滞后。
要保持开放和源源不断的新鲜思维,不断更新迭代,探索优化,让自己的视野在探索中拓展,让自己的思想于实践中验证。腾讯内部所采取的 “小步快跑,快速迭代” 策略是如此,成语中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说的也是如此。
不敢变化害怕未知的人,缺少的不仅仅是勇气,如果他是一只鸟,那就像一只不敢离开树枝的鸟,他的翅膀会退化,会失去飞翔的力气,一旦树倒,便无处安身。
除此之外,未知是让人畏惧的最大借口,它就像一层轻纱,蒙住了人们的眼,而被蒙住了左眼的海龟,只会往右边走,这是多么狭隘。
很多人一天比一天的选择更少,人生的路越走越窄,童年时那丰富的可能性到了最后,居然变成了一条一眼就可以看到头的窄路,甚至无路可走。
但其实只要勇于实践,不断拓展认识,一步步消除未知,便会发现,很多精彩和了不起的事情原来没有那么可怕,自己完全可以做到,跨界也并不难,而且做一件事的经验,可以迁徙到其它事。我在诸多领域的尝试便是如此,越做越自信,越走路越宽:
我曾在文章中写下过这样一句话:“认真做的那些南辕北辙的事情,就像是在星空中点上一个小点,总有一天,能够连点成线,绘出动人的璀璨篇章。”
现在看来,也是如此:
写作给我感性和共情,提升演讲和表达,工科背景予我理性,计算机设计为网站,博客,公众号,以及品牌建设提供技术支持,文字、电台、还有视频创作提供内容价值,心理学推动认知和写作,法律塑造规则,阅读拓展视野,公益给予初心,音乐和艺术点缀情怀共鸣……
在籍籍无名的日子里,用时间一点一点将那些看似不相关的领域和技能相连,正是这些,才让我有勇气乐观的迈向奇妙而不可预料的未来。
对身处牢笼的鸟儿来说,关不住的自由或许是这样一种能力,能飞翔,能改变,有选择,知道往哪飞,从不无路可走,只要身有所持,那么天地之大,对它而言,何处不能闪烁自由的光辉?
03
无用之用,从不白费
我前年对心理学特别感兴趣,于是借考研北大心理学,将学校图书馆整排的书架扫荡一空,但却未能考上,去年好奇的涉猎法律,跨考北大法硕,又差15分遗憾落榜,许多人觉得非常可惜,在他们看来,在考研这件事上,我南辕北辙,总是跨考,最后还功败垂成,浪费了宝贵的两年,却一无所获。
我满心热情的在公众号写文章,精心设计每一个细节,光是logo初稿就设计了16个之多,排版,连配图都自己做出上百张意境海报,但因粉丝基数少,而没什么阅读量时,也有人笑我,说有些事即便是小超也做不好,只是白费时间。
当我设想到自己的网站,互联网的精神小窝,满心激动的去研究建站时,在名校学计算机的好友说,现在研究这个没什么卵用,在律所的前辈也苦口婆心的对我说,不要浪费功夫。
直到现在,在许多人看来,做一件事情,也一定要有用,无用的事,就是在浪费生命。
可是什么是有用呢?他们会告诉你说,看结果,而为了取得有用的结果,就要有清晰的目的,要有明确的目标,要一步一步清晰的迈向具体的未来。
于是,我看到很多艰难前行的人,他们都拷着有用的枷锁:
中学时,为了成绩,给自己极大的压力,废寝忘食,甚至时而奔溃,歇斯底里,大学时要抢各种名额,抢实习机会,抢奖学金,抢保研,替未来铺路,方向感十足,工作时,打点关系,一切向考核靠齐,精致的利己,却总是焦虑,中学时担心升学,大学时担心就业,工作时操心升职担心失业。
有用,有用,这个有用,听到这样的宣传,他们就两眼发光的去抢去夺,没用,没用,这个没用,一想到没用,便没有一丁点动力和好奇,更别提尝试的欲望。
于是他们的生命变得干瘪,就像压缩饼干。
生活被泾渭分明的割裂成两部分,一部分是绝对的有用,肩负着未来的使命和重担,是要尽的责任,每当这时,就有点而喘不过气来,在压力中前行。另一部分,是透支意志后的懈怠和放纵,声色犬马,游戏人间,美其名曰工作和学习那么累,剩下的时间,当然要放松,但实际上,却是从有用的干瘪中逃到了另一个单调的世界,在重复的习惯中麻木的消磨精力,靠一点游戏的心理学设计获得反馈和激励,以及那一瞬的些许满足,却自我安慰是休息。
他们很少创造,更多的是螺丝钉和消费者,有用,有用,他们所追求的有用,最终对这个世界,他们的价值也不过是按部就班的有用罢了。可真正创造这个世界未来的,给人以惊艳的,从来都不是按部就班的有用。
很多事情,看似无用,其实也是一种有用,甚至是更大的有用,只不过需要时间去证明,很难清晰的把握,所以常被目标明确,方向清晰的人所忽视。
我在家乡连续做五年公益,只是为了自己心安,并喜欢那种感觉和人们的氛围,但后来却因此开启了诸多现实的选择,我也因此而来到深圳。我学做网站,本来只是想完成自己的心愿,为自己建一个让人惊艳的互联网乌托邦,但之后却在工作中派上了大用。我自学设计和软件,着迷于那些创作,却也没想后来会比赛拿奖。我在大学阶段学的是机械,却从未有过从事机械行业的想法,从未计划过未来的工作模样,也不关注校招和实习,只沉浸于自己无用的涉猎和创作,但后来,无心插柳柳成荫,却能凭借这些无用之举,创造了自己的与众不同的价值,从而获得比许多同学更好的工作。
世俗的有用和结果,却可以通过认真的无用去获得,甚至充满了惊喜和意外。
就像人们总想以一些外在有用的药物去追求健康长寿或精力充沛,但实际上,那些无用的玩耍和锻炼,转着圈又回到起点的奔跑,反而能从另一个角度实现这个目标。
在跑步的时候,会有人说,你跑一圈,又回到了起点,所以你白跑了吗?会因为你跑步跑错路了,然后原路返回,再重新跑,而说你刚才的路白跑了吗?
不,不会,你跑过的里程,流过的汗,付出的一切,都在累积。
路遥说:“土地从来不会辜负。” 我想,我们所做之事都是如此,只要用心和沉浸,便没有绝对的无用。
而生活的丰富多汁,多维的能力和跨领域的结合,更是激发出美妙灵感和创造的源泉和动力。
在生活、学习、或是工作中,都不要给自己设限,不要怕无用,因为正是许多看似无用的事,才给未来以机遇。
关不住的鸟儿,它的牢笼,随时可能被曾经他人口中的无用所打破,就像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那本《圣经》,监狱长以为它无用,但安迪却用它藏了锥子,用数年时间,挖出了越狱的路。
04
结语
做到不甘平庸,不惧无名,就能在牢笼的束缚中,闪烁自由的光辉,充满主动性,创造出最大的价值,而不会觉得自己被限制,或陷入浮躁,失望、或沮丧的情绪,自怨自艾。
做到求知探索,勇于实践,就能飞翔,能改变,有选择,知道往哪飞,即便身处牢笼,也从不无路可走,只要身有所持,那么天地之大,对它而言,就处处都闪烁着自由的光辉。
做到无用之用,便能拥有生活的丰富,多维的涉猎,即便在牢笼中也会拥有更多的机遇,自由的随机和未来都在等待和它拥抱。
而在我心中,常觉得,这个世界是有生命的,我们对待它的态度,也是它对待我们的样子。牢笼和鸟的比喻,道出了现实的限制和理想的自由。但其实,我更喜欢将人生和世界比喻成一张白纸,所有的限制,都只是人们固化的思维。
我想在纸上画一只鸟,因为,我喜欢鸟的轻盈和生动,我还要在纸上画一棵树,因为我向往树的厚重根基,和绿荫遮天蔽日。
创作便是这样,兼顾感性和理性的价值,工作也是,有现实的考量和理想主义的征程,每个人也是,有坚强和柔软。
没有什么是实实在在的坏,牢笼的限制,也是激发灵感和锤炼能力的试炼,自由的宽广,也最容易成为懈怠和平庸的日常。
但不管怎样,鸟啊,总是要飞的,在辽阔的天空,要飞,在牢笼中,也要飞,在雷雨时飞,在风雪中飞……
而树,总是要扎根的,在肥沃的森林,要扎根,在贫瘠的土壤中,也要扎根,在陡峭的崖壁扎根,在无尽的戈壁上扎根……
不飞翔,哪来生动轻盈?
不扎根,哪来独木成林?
人也是如此了。
2019年11月11日 1:23
小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