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
人人都说命运无常,但能不能做到不被无常的命运伤害,对于怎样过好这一生呢?
这门学问叫斯多葛。
需要提醒自己这句话开始每一天。
我们必然会遭遇负义、无礼、背信、恶意和自私自利之人。
每个出身不同,背景迥异,各有境遇,在斯多葛思想里找到了理想人生的模板,那就是内心宁静。
斯多葛是教人怎样过好这一生的学问,源自希腊。学派得名自Stoa Poikile,指雅典中心广场北侧的绘画长廊,创始人芝诺经常在这里给门人讲课。
斯多葛主张物物而不为物所误,既享受现实美好,又洞察其转瞬即逝。
感
人生无常,人生应追求有德性的生活,并等待命运女神的垂青。
尽人事,知天命。
德性,就是成为我们所应当成为的那种人。至于应当成为什么人,斯多葛自有套说法,我们对于父母兄弟朋友家邦负有责任,职责一个也不能少。
中国人也有类似的良好生活的模板,诚意、正心、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斯多葛推崇理智,因为惟人有理智。成为应当成为的那种人,就要让理智主导我们的生活。
一个斯多葛曾如此安慰陷入丧子悲恸中的母亲: “只有理智能使我们停止流泪,命运是不会让泪水停下来的。”也许只有另一个斯多葛才听得进这劝慰。
斯多葛,把内心宁静放到极高位置。
德性完备则平静降临,内心免于一切负能量;反过来,内心宁静才能追求德性。
理想的斯多葛是这样生活的,享受美好,追求事功,但绝不沉湎其中,洞察一切都像朝露一样,随时消失。如果荣华富贵转瞬间被夺走,那也是命运使然,丝毫不能动摇一个斯多葛的沉着与泰然。
无忧无惧,无嗔无念,内心宁静。
当然,宁静它不是放弃所有的情绪,而是放弃负面的情绪,不为愤怒、悲伤、焦虑、恐惧所动。
思
现代人做斯多葛有什么用? 有些难题是亘古不变的,在无常世事中,在侮辱、焦虑、灾变、老去、死亡面前,无论你谁,都想获得内心的宁静与喜悦。
你有没有设想过最坏情形?
你有没有区分能控制与不能控制的事情?
你有没有内化目标?
你是否沉湎于过去,而忘了注视未来?
你有没有克己?
行
怎样做一个斯多葛呢?
第一,总是设想最坏情形,假设一切已被命运夺走。
设想最坏的情形,这件事本身就会降低命运无常可能对你的心理伤害。噩运对那些以为前面只有好运的人冲击最大。珍惜生活,但时刻自省,洞察美好终将逝去,专注从当下获得快乐。
想象你已经失去一切,亲人、朋友、财富、生命,然后睁开眼睛,珍惜当下。这是最重要的斯多葛心理学,它一再被证明有用。灾难来临时,最先崩溃的总是乐观主义者,因为乐观在惨淡现实面前碰得粉碎。
斯多葛就不同,灾难来临对他们只是符合预期。习惯于预设最坏情形,你才能在绝地获得坚韧和勇气。
塞雷卡是罗马四大斯多葛之一,当时的银行家、政客、剧作家和皇帝的顾问。
一位妇人,三年仍不能挣脱丧子之痛,塞雷卡劝慰她,他说,“我们所拥有的一切都是从命运女神那里暂时借来而已,她随时就能拿走,要爱我们所爱,但要知道我们所爱的都如朝露。”
罗曼罗兰说,“真正的勇气是知道生活的真相,却仍然热爱生活。” 他肯定是个斯多葛。
第二,控制能控制的,无法控制的要放手。
什么是我们无法控制的?环境。什么是我们能控制的?我们对环境的态度。斯多葛将一切环境因素内化成自己对环境的态度。将一切得失之源都归于自己,放下对无法控制之外物的忧惧焦虑。奥勒留的精神导师埃皮克提图说,人们想改变世界,斯多葛想改变自己。
第三,对抗命运对未来的安排,但接受已成现实的过去与现在,仿佛它是宿命。
斯多葛的宿命论针对过去与现在,因为它们已成事实,不可改变。既然无法改变过去和现在,那就不必再枉自悲叹?不要反复思量,假设当初怎么样会如何,不要把情感、精力、资源浪费在这里,更不能让其摇动内心。
第四,克己。
假想最坏情形可能发生之外,斯多葛会往前再走一步。塞雷卡说有时得按照最坏情形已经发生那样去生活。光假想失去全部财富还不够,还要时不时真正过苦日子,给自己主动制造苦难,忍饥挨饿。
跟犬儒不同,斯多葛不追求自虐。他们并不从受苦中收获快感,只是为了更好地反思现实的甜美。推崇克己,是为了获得意志力、勇气和自制力。
第五,反思。
斯多葛也有三省吾身:今天改正了什么?今天抵制了什么?今天有什么进益?斯多葛入世,积极参与生活,但集参与者与旁观者两个角色于一身,一边作为,一边又观察自己的作为。
对一个斯多葛来说,死亡是终极测试。一个标准的斯多葛坦然接受突然来临的死亡,因为他每一天都是向死而生,因此已经过了自己想过的一生,随时可死。
斯多葛不仅是学问,它更多的是践行,用斯多葛的做法, 就是把每天当作最后一天,既入世,又时刻从旁观者的身份审视自己,注重德行地去生活。